写在前面的话:
因为职业的性质,我可以接触很多优秀的人,我发现无论是工作和生活中,他们大部分姿态不是飞扬跋扈,而是淡薄宁静,优雅从容,当冲突来临,更多的不是据理力争,而是选择沉默。
是什么特质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抵御能力,让沉默秒杀一切假象呢?
今天和大家探讨下沉默背后的深层逻辑和怎样拥有优秀者的思维。
1
在我之前的集团公司,企业为了方便实时管理,组建了几个不同级别的微信群,有几百人的员工群,几十人的中基层管理群,还有几人的核心高管群,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级别越高的微群越低调,大家相互激励,碰撞出无数有效的idea,但是员工群内非常聒噪,大部分是抱怨的负能量,甚至是谩骂,俨然成了吐槽群。
其实,无论是生活里还是在朋友圈,无论是顺境还是困境,优秀的人,大多很沉默。
真正优秀的人,没时间感动自己。他们不炫耀,不说教,而是用行动告诉你,自己到底有多牛。
2
优秀的人为什么会低调?
大抵分为两点:
追求精神滋养,修炼品行
优秀的人不一定物质是及其富有的,但是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精神得以滋养。
曾经朋友的企业有这样一位同事,他是企业的财务经理,公司行事极为低调,除了出色的财务报表能力和资深资历,并无过人之处,一次合作初创企业急需一名财务培训师,但是之前联系的临时有事不能前往,他临危受命,在合作方企业里字字铿锵,有理有据,引人入胜,将老板惊得目瞪口呆,她也顺利在企业后期晋升至财务总监的职位。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优秀的人,从不辩驳,因为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沉下心来努力,远比哔哔更有力量,当你足够优秀,世界就会乖乖闭嘴。强者努力翻盘,弱者求世界放过。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源于内心深层次的内驱力
假如精神追求决定沉默的广度,那么内驱力决定沉默的深度。
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越是优秀的人,越是谦逊,越不炫耀自己,相反抱怨不公的人,越是傲娇,四处炫耀自己的得与失。
前段时间有幸参观琉璃艺术馆,被精美绝伦的琉璃作品折服,同时被艺术家杨慧珊女士的内驱力所感动,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刻,选择了她钟爱的琉璃艺术,30年如一日,我们可以试想一下,
灰暗的深夜,杨惠姗瘦弱的身体下,静静地研究琢磨,长达三年半,从亿万身家到负债7500万,仍没有完成一件作品,烧坏的琉璃却把后院深一米,面积十多平方米的琉璃冢填满,假如不是内心对艺术执着的驱动力,是无法经历常人无法想象的煎熬。
后来采访她靠什么坚持下来的时候,她微微一笑,说:“我喜欢”,何等气定神闲。
3
低调的人大部分保持自身的独立空间,但是并不是隐形,任人宰割,相反他们在无形中给自己印上低调的标签,起到震慑的作用。
低调的优秀应该怎样修炼呢?从对身边优秀人士的交流过程中,我总结了3点。
外在形象和谈吐是光环效应的起点。
不难发现,但凡优秀的人士行事低调,但是做事高调,穿衣和谈吐都会依据实际的场合不经意的调整,话不多,但是角度标新立异,字字直击问题重点。
群体效应是获得认同的加速器。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都会对口碑相传,津津乐道,好的口碑效应可以无形中建立你再他人心中的信任基石。
心理学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说的是个体都是精明的,正确的,但是如果融入群体的话很容易犯错,如果运用社会认同原理来影响他人呢?要注重自己的品牌效应,首因效应说的是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第一印象在对个体认知中产生的效果最强,持续时间最长。
权威性是扩大影响力的稳定器。我们每一个人都相信权威认证,一个不起眼的医生如果经过知名专家推举证实,亦可声名鹊起,口碑即是如此,当你的口碑被权威所推举,所信服,权威推荐的你将会持续稳定不断的打上优秀的标签,专业,就是权威。
真正优秀的人,懂得收敛锋芒,不会因为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会在最耀眼的时候选择沉下心来自我锤炼,这样的优秀比起那些只想停留在世界中心的,更能让人进步,也能走得更远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做不平凡中的平凡人。
赵默说:真正的优秀不是锋芒毕露,是早已融在骨子里,不需要刻意摆弄的一种态度。能在某些时候温柔地传递出自己强劲的才华,也能恰当地放低自己,兼顾他人,用平和的心态处事,让人相处起来舒服自然,愿你我都拥有这样的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