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里,“界限”难能可贵

作者: Jk不二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17:05 被阅读246次
图|JK不二子

引子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韩剧《请吃饭的漂亮姐姐》 里,有一个地方让人印象深刻——女主角尹珍雅已经35岁了,还跟父母住在一起,谈恋爱都偷偷摸摸,不敢跟父母说。

当她妈妈知道她爱上了闺蜜的弟弟,更是百般不同意,母女俩相爱相杀,纠缠不清,令人唏嘘。

看到这里的时候,就一直在想,一个已经35岁的成年人,为什么不能自由谈一场自己想要的恋爱?

其实,仔细想想,像尹珍雅这样跟父母纠缠的成年人,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已经成年,还跟父母在一起吃住;
已经结婚生子,还跟依赖着父母生活;
父母想让孩子独立,不放心;
孩子想让父母独立,又觉得自己不孝顺……

这种“共生”的家庭关系在东亚最是典型,由此形成一个个关系紧密的家庭,同时,也累积了一代代的家庭矛盾。

01

父母和孩子,谁不肯“断奶”

“共生”关系的家庭,往往缺少“分离感”:孩子虽然成年,但是父母依然会以监护人自居,爱着或控制着孩子。

很多父母,无法从和孩子的共生关系中得体地退出,无法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不管孩子多大,都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无法分清你是你,他是他。

微博上曾有个段子,就描述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用心良苦”:

5岁,我给你报了少年宫;

7岁,我给你报了奥数班;

15岁,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

18岁,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

23岁,我给你报了公务员;

32岁,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即便孩子长大成人,父母还是想为他们安排好道路。

小卢是80后独生子,从小被父母宠到大。父母只要他学习好,什么都不要他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小卢结婚有了孩子后,父母为了方便照看儿子和孙子,特地在小卢同一个小区租了房子。父亲负责带孙子,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母亲承包家务,一日三餐,打扫卫生。

小夫妇下班回到家,就往沙发上一躺,一人握着一部手机……

一开始,老俩口还挺乐呵地照顾孙子,直到孙子4岁多,越来越顽皮,他们渐渐觉得力不从心,然而,想想为了儿子少点压力,就忍下来了。

老俩口心理其实也矛盾:既希望孩子独立,又失落于孩子可能不需要父母了,同时还担心孩子照顾不好自己。

像小卢父母这样含辛茹苦的中国式家长,归根到底是他们把自己的价值感都放在孩子身上,看不到除此之外自己的价值。

某银行曾发布过一份全球教育报告:

超过82%的中国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作出“牺牲”的准备;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父母几乎完全丧失了个人时间。

这种“牺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有些现实和残忍:

父母通过对孩子的控制来实现自己的占有欲;

通过对孩子的依赖来获得自身的安全感

通过对孩子的呵护来寻找价值感。

其实,成年人最害怕的,除了生活的压力、情感的重担,还有父母的期望和眼光。

特别是传统的父母,他们在成为父母的那一刻,几乎就放弃了自己,父母这个身份,将伴随他们接下来漫长的人生,孩子,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中心和价值的结晶。

02

父母得体地退场,是一种修养

父母离不开孩子,是父母不愿意成长,不愿意从父母身份毕业。可也有不少孩子,成年后离不开父母,宁愿呆在共生的亲子关系里,也不愿意独立。

一方面,他们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他们怕自己离开父母,会让父母伤心,认为自己不孝顺。

在传统观念中,孝顺的一方面就是在父母上年纪之后,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和精神支持,为了这份精神支持,很多年轻人选择“父母在,不远游”。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以各种方式使自己停留在需要被父母照顾的状态中,来缓解父母被抛弃的焦虑。由此陷入互相胶着、互相“需要”的共生关系:

我不离开孩子,是担心孩子不能照顾自己;

我不离开父母,是担心父母没了情感寄托。

可是,孩子长大了,就应该和父母分离,各自进入自己的成人世界,活出自己的样子。这种心理断奶在孩子青春期就应该完成,同时,父母也应该“断奶”,得体退出孩子的生活:

在生活中脱离孩子、消除情感上的依赖性。

成年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不用把父母的价值背在自己身上,父母也不应把自己的价值放在孩子身上,我们都应该有各自精彩的人生。

接受“父母身份是有期限的”这一现实。

每个孩子寻求独立的年龄会有差异,当孩子表现出独立的需要时,父母就应该做好各自分离的准备。这有些残忍,过程中也许艰难,却是成年人真正独立必须面对的现实。

03

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成长

其实孩子和父母,很多时候都是不平等的。 小时候,孩子仰视父母 ,靠父母的照顾才能成长;长大后,父母仰视孩子, 靠孩子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模式下的家庭,很难各自独立。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曾说过:“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

什么是界限感?是在人际关系中,懂得自己与其他人或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界限感,会让一段关系变得舒服,是掌握适当的分寸,你有你的空间,我有我的自由,各得其乐。

心理学者曾奇峰说:抚养者越是能够给予孩子高品质的亲密关系,孩子就越有能力与抚养者分离。

高品质的亲子关系,教会孩子学会像成人那样去爱:尊重父母,不必为他们的冲突负责,而是学会从家庭的牵连中释放自己。

每个家庭,都需要在特定的时候,举行一个温和而坚定的“独立仪式”,代表从此以后孩子能够从这个家庭中独立出去,为自己负责,比如孩子搬离父母家、父母取消子女在家里的房间。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不必追”三个字道出了亲子之爱的真谛。

父母与孩子亲密是为了最终的别离。在别离之后,另一种亲密即将发生,那就是拥有自我的父母和不断长大的孩子。

其实,父母子女一场,活成自己,是孩子和父母给对方最好的礼物。

——END——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就请顺手点一下“❤”,或者关注一下再走啦。么么哒!

相关文章

  • 成年人的世界里,“界限”难能可贵

    引子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韩剧《请吃饭的漂亮姐姐》 里,有一个地方让人印象深刻——女主角尹珍雅已经35岁了,还跟父母住...

  • 沉默,就是慈悲

    成年人的世界里,沉默是最难能可贵的。 不消费自己,不消费别人。 可是,有多少无法耐住寂寞?仍要做个枪手。 站在道德...

  • 成年人社交最大的忌讳就是越界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界限必须是清晰的,一旦越界,终将会上演一场灾难。 相信大家都不...

  • 不要小看9个月的孩子,她也有自已的自我意识!

    我们在讲界限感,成年人之间的界限感,我们尚且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够站在界限之内。那么对于自己的孩子的界限感,更加难以把...

  • 成年人,有些事不必外露

    不知不觉间,我已成为了一名成年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很多的心酸,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也有很多的无奈…… 在成年人的世界...

  • 有界限感的人,活的都不会太差

    ​界限就是底线,界限感是一个成年人最重要的东西,是一个社会人成熟的标志。 无论亲情、爱情、友情、职场,有界限感的人...

  • 成年人的世界里,还剩下什么?

    最近听到的高频词汇,成年人的世界里,想了很久当下周边成年人的世界里正在发生的很多事情,没有评判,只是叙述。 成年人...

  • 5.6-

    5.6我们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5.61逻辑充满世界:世界的界限也就是逻辑的界限所以在逻辑上我们不能说:...

  • 人生最难能可贵的状态,莫过于历经风雨仍是少年

    作为一个成年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什么呢?金钱?地位?房子?车子?其实都不是,最难能可贵的是一颗少年心! 十几...

  • 成年人的世界里

    成年人的世界里那有容易二字。 吃饭的时候,朋友跟我说:“他最近挺迷茫的,想到了以后的生活,以及现在不生不死的状况,...

网友评论

  • 落无双:话虽如此 依然很难过、
    Jk不二子:@落无双 抱抱🤗
  • 爱瑋儿:82%和三分之一这两个数字真是触目惊心!得体退场是一种修养,这么说,在中国有修养的父母真的太少了,孩子能否在一路包办的人生成长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也真的令人怀疑和担忧,最恐怖的是等他们长大,又继续这样的轮回。
    Jk不二子:@爱瑋儿 爱姐所言极是👍为人父母是人生的一种修行😊

本文标题:成年人的世界里,“界限”难能可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lm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