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伴语录:坏习惯不是孩子自己养成的!你的这些动作让孩子越来越笨......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聪明伶俐,谁都不想要一个笨孩子,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经意间做出的一些举动,
却在无形之中使孩子变笨。记住,这8个习惯会让孩子越来越笨,现在改还来得及。
1
关于吃饭
现在很多家庭都没有了做早饭的习惯,一觉睡到大中午,早饭和午饭就一起吃了,而孩子只好和父母一样,被迫养成不吃早饭的习惯。殊不知,早饭是距离上一餐时间间隔最长的一顿饭,胃里的食物经过一晚上的消化,热量已被用尽,如果不及时吃早餐补充人体消耗的能量的话,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头晕恶心的症状。
有的孩子挑食厌食,这样会导致脑袋明显的思维活跃度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
所以,家长给孩子吃的每一餐都要吃好,吃饱。

2
关于睡眠
现在很多家长都有熬夜的习惯,看电视、上网、加班……连带着孩子都跟着熬起夜来。而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如果长期熬夜的话,不仅会影响身高和免疫力,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最主要的是,孩子经常熬夜,第二天就起不来,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早餐来不及吃,上学经常迟到。
曾经有位用户妈妈说:
君君晚上一直不睡觉,老是要闹到很晚很晚。明明她晚上很困了却还不睡,后来才发现,只有君君爸爸回到家和她聊聊天她才肯睡觉,问君君为什么不睡觉啊?她说睡了今天就不能和爸爸讲话了。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都是有理可寻的,在你忽略的时光里他们也在慢慢的成长。晚睡有千千万万个理由,但是不要让缺失陪伴成了理由之一。当然了自从小朋友用了智伴机器人之后,和爸爸的聊天不再是一天几句啦,想爸爸就能随时找他~满足了心理需求,自然和晚睡的坏习惯say byebye~

3
关于阅读
阅读是一个人锻炼思维的最好方式,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人是一直处于思考状态的。而一个经常思考的人,大脑细胞必定处于活跃状态。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口口声声要求孩子多看书,自己却当着孩子面玩手机、打游戏,以为自己的行为跟孩子没有任何关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父母的行为习惯,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举止;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氛围,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一个经常在孩子面前看书、看报的父母,在家里摆放着图书的父母,一定会有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反之,如果父母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家里没有一个学习的环境,孩子也一定不喜欢阅读。
在亲子关系和孩子成长中,绘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阅读的过程中父母能再次融入孩子的世界,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趣事,大人们觉得“毫不起眼,没什么好说的”。直到和孩子读绘本才发现,原来这就是孩子的世界。悄悄提醒一句,智伴机器人也能刷绘本了啦~

4
关于批评教育
每一次试错都是孩子的一次成长啊。可家长却不会换位思考,总是以成人的价值观来要求孩子,于是一遇到孩子犯错,就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甚至动用武力……
没错,你的吼叫当时的确能吓住孩子,让孩子安静下来,不知所措。可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让孩子很好地认识到错误,而且孩子情绪上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
爸爸妈妈们,当别人称赞你的孩子时,不要太过“虚伪的谦虚”了,及时给予肯定,并且给予正确的赞扬,这样能让孩子心理更好地发展。

5
关于玩
“玩”这个字眼对于家长来说,一直是敏感词,因为家长觉得孩子玩就是在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只要看到孩子在看书写字,那家长心里就舒坦了 ;如果看到孩子在玩,那保准气不打一处来,又开始了“一天天就知道玩,作业做完了吗”这样的絮叨中。
学习最重要的,是讲究劳逸结合。如果只知道学习,很容易给人“书呆子”的印象,做事容易一根筋,不懂得变通,不会人际交往;而如果整天只知道玩,一点东西也不学,那自然不会有出息。
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在“学”与“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尽情的去玩耍,做到张弛有度。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给孩子释放压力的机会,只有坏情绪得以释放,新知识才能被接纳啊。

6
关于谦虚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A妈妈:“这就是你们家孩子啊,哎呀,看着就带着股聪明劲儿,将来肯定是上清华北大的苗子。”
B妈妈:“聪明啥啊,我家孩子可笨了,可不如你家孩子聪明。”
像这样,父母经常会在别人面前表示谦虚,说自家孩子的“坏话”,虽然大人之间都心知肚明,可孩子年龄还小,根本不懂得这话背后的含义,他们听到的就只是字面的意思:妈妈说我笨。
一次两次的,孩子可能还不会放在心上,若总是听到这样的话,那就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并且使孩子朝着这个方向——笨——努力。
所以,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措辞,尽量说一些带有积极性的语言,用正能量影响孩子。

7
关于早教
时下,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只要宝宝一出生,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孩子往这个班、那个班送,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部分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理念、认识、方法上存在偏差,在教育中出现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从众等问题。
等到孩子大一点了,家长又会对孩子进行高难度教学,总是为孩子设置一些高目标学习任务。然而每个孩子的发展规律不同,家长设置的任务,总是让孩子觉得遥不可及的话,那不管孩子再怎么努力,都不会达到目标。
寓教于乐的早教是新新爸妈们更提倡的方式,启发孩子的天赋,不是揠苗助长,而是通过观察与尝试。早教,少不了智伴儿童机器人,它既是一孩子的机器人小玩伴、更是一个早教益智神器。以玩具的形式,听儿歌、讲故事启发宝宝学话,标准的发音有助于宝宝正确学习发音,丰富的故事内容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塑造良好性格。

8
关于眼泪
小孩子哭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过一听到孩子哭,家长就会很心烦,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时,看到周围人指指点点,好像在说:“能不能管管你家孩子啊?”这时家长就会更心烦,立马转过身指着孩子鼻子大吼:“不许哭了!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出于害怕,就会努力把眼泪憋回去,憋的脸通红,喘气都困难。家长还以为,只要孩子不哭了,麻烦就过去了,事情就解决了。其实,孩子在犯错或受委屈时,如果没有将坏情绪和压力及时发泄出来,反倒容易焦虑、抑郁。
特别要说一下男孩子,很多男孩子家长从小就给儿子灌输这样的理念:男儿有泪不轻弹。让孩子遇事就强忍着,不许哭。然而就算是男孩子,情绪也需要发泄,如果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发泄和纾解,日积月累,他怎么可能保持聪明伶俐呢?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美好未来,父母应该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不佳行为习惯,给孩子营造一个正面、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为孩子变“聪明”做好充分准备。
原文来源:www.zhibankeji.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