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净观

作者: 比峰 | 来源:发表于2024-10-19 23:37 被阅读0次

“修止”是通过专注和安定来达到内心的宁静,强调的是心的止息,减少纷乱的思绪。通过“修止”,我们能够消除内心的杂念和烦恼,达到一种清净无扰的状态。

“修观”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质的观察与领悟,比如“无常”、“无我”、“空”等。通过修观,我们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从而减少执着与烦恼,最终实现离苦得乐。

“修禅”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达到觉悟的状态,而不用拘泥于特定形式。比如吃饭时就是吃饭,砍柴时就是砍柴,看似“无知”,其实“觉明”,超越了一切挂碍与无挂碍。因此,我们得以享受一切当下。

相关文章

  • 【南怀瑾老师】修不净观,最易生出离心

    修不净观,最易生出离心 所谓不净观,即觉知人身之不净,以除其贪欲之观想。观身不净的内容有二种,一者观自身之不净,二...

  • 不净观白骨观实修笔记

    不净观白骨观实修(一) 昨天开始修不净观和白骨观。 不净观,我观得不是很好,白骨观还可以。因为以前修道家法门的时候...

  • 净观

    时常,想起一个人。 人生很短,我只见过他一次。 每次想起,我都清晰记得,一丝一豪。仿佛以此才能在无常中确定标界。日...

  • 革囊众秽 佛学笔记6

    革囊众秽 是佛学不净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不净观呢? 不净观通过观想自身和他人身体的种种污秽不净现象,消除自身...

  • 炼狱道心

    三世因缘皆当下 不修净与不净观 空明自悦心非悦 刹那无常体自常

  • 于四念处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

  • 既然专修念佛能往生,那净业三福也不用做喽?为什么祖师大德的著作中

    净宗法师答:以“净业三福”与“一向专念”为矛盾、相反,则是不善理解佛法。 “净业三福”为《观经》九品所含,“一向专...

  • 《观无量寿经——要点》作者:净宗法师

    【观佛导入念佛,三福导入专修,九品往生之真实含义】 净宗法师 ①《观经》要点之一:观佛导入念佛 《观经》也有几处是...

  • 不净观

    “一个人因为前世是金匠,眼中只能见到美丽精巧的事物,不愿意看到任何丑陋污脏。佛陀为了让他修不净观,让他从池塘中摘一...

  • 不净观

    “一个人因为前世是金匠,眼中只能见到美丽精巧的事物,不愿意看到任何丑陋污脏。佛陀为了让他修不净观,让他从池塘中摘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净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sh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