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优越感是与生俱来的,天生就是高高在上、优越无比,谁让他是个君王呢?
然而,此刻他却成了阶下囚,兵败被俘,国破家亡,距离他登基才三年零三个月。心中有无尽的悔恨,只化成一星半点的泪花,在眼睛里闪了闪,终究没有流下来。
父王在世时,曾反复告诫他:“任何时候,都不能软弱,更不准流泪。也别和臣子太近,免得他们生出轻慢之心。”父王的话,他一字一句都记在心里,落在行动。
为了不掉眼泪,他割舍了感情。他发现,自己一旦对别人有感情,就会软弱,看到别人的不幸,就容易落泪。为了做到六亲不认,他把小时的玩伴、亲信,甚至青梅竹马的爱人,都以各种方式疏远或者处理了。
身边留下的,都是他不会产生感情的人。其实在他心里,这些都不是人,是奴才。这样他才能做到心如止水、杀伐果断。这是父王对他的期许,在父王看来,只有这样,这个王位才坐得稳。
父王弥留之际,他尽管内心翻滚,但自始至终一滴眼泪也没流。父王直勾勾地看着他的眼睛,最后在欣慰中咽了气。那一刻,他差点没忍住眼泪,但一想到从此以后他就开始称孤道寡,心中就只有得意,没有了悲伤。
处理政事,他向来果断,听完臣子的陈述,他就直接做决定。谁也不准多说一句话。朕让你说,你可以张口;朕不让你说,你就赶紧闭嘴,否则性命不保!反正无论怎么做决定都一样,最后都是一句称颂:皇上英明!那一刻他很满足。
有时候他也会想,很多很简单的事情,为何这群人始终办不好,最后还得他来做决定?他的结论很简单,他就是高高在上、优越无比,不光是地位上,智慧上也同样如此。
只可惜的是,这么一个“智慧”的君王,仅过了三年零三个月,就国破家亡。这到底是为什么?他能想到的唯一原因就是,身边的奴才没一个顶用的,自己那么多英明的决定,最后都坏在了他们手中。
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把这些人全都杀掉,一个不留,就像杀掉那些多说话的人一样……
敌国国君跟他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没回应。
敌国国君又对他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也没回应。
后来,敌国国君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道:“看样子不是孤家厉害,是你太昏庸了。”
他一听这话,立刻跳了起来,怒不可遏地骂道:“你这奴才,有什么资格在孤家面前,说三道四?”
敌国国君有些错愕,这人真的疯了,还是早给他一个了断吧。就这样,他被绞死了。据说,最后他的眼睛流出了眼泪,还留下了一句遗言:“眼泪是你们挤出来的,不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