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后感

作者: novelmascot | 来源:发表于2017-11-14 17:53 被阅读0次

《家》这部书是以中国封建礼教下的大家庭为背景,阐述了在那个时代的青年们如何被摧残。

巴金是以自己的大家庭为背景完成这部小说的。在高家这个大家庭中,主要人物有高老爷子,他是整个家庭封建礼教的主人,也是整部小说悲剧的创造者。高觉新是高家的长孙,是一个拥有现代思想的进步青年,无奈却因要继承家庭,顺承父辈的意思,而断送了大好前程,成为封建主义的奴隶,并在进步思想与封建思想中间夹缝求生。高觉慧是高觉新的同胞弟弟,他同样是爱国的进步青年,他厌恶自己的家庭,并且支持自己的二哥觉民逃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时他也干预追求自己的幸福,大胆的同丫头鳴凤谈恋爱。或许这样的事发生在现代是很正常的,但在那个时代的婚姻都是讲究门当户对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此便可看出高觉慧的确是一个用于冲出封建礼教的进步青年。

当然,高觉慧是一个正面的例子,但在封建社会下,更多的是悲惨的例子。比如高觉新,他的婚事原本可以很顺利,不想高觉新的继母和梅的母亲在牌桌上发生矛盾,于是梅的母亲一气之下就退了这门亲事。而高老爷子居然用抓阄的方式来决定觉新的婚事。而觉新的人生悲剧并没有就此停止。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又遇到了他的初恋情人梅,觉新便在梅雨现任妻子瑞钰之间非常矛盾,结果梅却因为觉新而含恨而终,而瑞钰却因难产而死,他纵有万般无奈的怒火却不敢发泄,这一切都因为封建礼教与他自己的不反抗主义而造成的。

觉慧并不像他大哥那样软弱,他决定挑战象征封建主义的爷爷,支持并帮助二哥觉新逃婚,并在他的撮合下,他的二哥觉民终于反抗成功并能够与表姐琴在一起。他自己加入新青年的社团,与社团成员一起出版《新青年》这本杂志来指责所谓的政府军队对学生与百姓们的伤害。尽管他们到处受到政府的打击与排挤,还几次被警告必须要停止出版,但他们并没有停止与恶势力的斗争。继续想办法出版《新青年》,但 命运似乎也与觉慧开了一个玩笑,他的恋人鳴凤要嫁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为妾,而鳴凤因为觉慧而不愿嫁给别人为妾。无奈之下选择投河自杀。觉慧因为鳴凤的死,大受打击,一气之下决定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封建家族。所幸的是在他的大哥和二哥的帮助之下,他离开这个家,走向一个新的天地,上海。

巴金以自己的形象创造这个人物觉慧,我非常喜欢他,有自己的思想,敢于创造机会,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才象我们现代人一样,有蓬勃的生命力。

  本文作者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2020.3.18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昨天的日记没有写,今天一起将两天的读后感都补上。 每一次分...

  • 《家》读后感

    巴金的《家》、《春》、《秋》是一个为友人而写的。这位友人知道后,写信鼓励他一定要写。但后来友人去世,而小说却还没有...

  • 《家》读后感

    经过一个寒假的时间,我终于将巴金的《家》读完,这是一本反映了一个时代变迁的书。《家》以巴金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

  • 《家》读后感

    《家》这部书是以中国封建礼教下的大家庭为背景,阐述了在那个时代的青年们如何被摧残。 巴金是以自己的大家庭为背景完成...

  • 《家》读后感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杯具”——这是巴金在读完了小说《复活》之后的一声感慨,而我觉得这恰是觉新生命的写照。 整...

  • 《家》 读后感

    青灯黄卷,香茗一杯,我在夕阳下读你,在幽径里品你,在无眠的夜里想你。我要把以往的经历全部装进这个“家”,看看这个有...

  • 《家》读后感

    家是给人温暖的,供人避风躲雨的。而《家》却是一处没有硝烟的战场,充满着明争与暗斗。 《家》描写的是辛亥革命以后,长...

  • 《家》读后感

    《家》这本书很早就有所耳闻,在本学期也学习了小狗包弟,由衷地佩服巴金先生的文笔。课后导读说:这些作品着重回忆作者自...

  • 《家》读后感

    《家》是巴金最杰出的作品,描写的是“五四”之后,四川成都地区一个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

  • 《家》读后感

    《家》作为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又为“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我是带着崇敬之意去读的。着重讲述了高家这个封建大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vf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