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读后感

《家》读后感

作者: 1704伍谦宇 | 来源:发表于2017-12-08 09:49 被阅读0次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杯具”——这是巴金在读完了小说《复活》之后的一声感慨,而我觉得这恰是觉新生命的写照。

        整部小说以“五四”户外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有昌盛至破亡的过程。这个家庭拥有着华美的外衣,貌似是豪门大家世代书香,其实在这层光鲜的外表下,以高老太爷为首的那些所谓的“卫道”“护法”者早就受了封建思想荼毒至深,他们不追随时代的发展趋势,固守旧制,压制一切反抗,竭力维护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死亡,不亡不孝”这一类的旧话。有这样一个封建的大家庭,这对于期望新生活却身为长孙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担的觉新来说无疑是道枷锁,将他的身体心灵牢牢禁锢着,在矛盾,挣扎,痛苦,懊悔中艰难过活。

  书中这样写道:“‘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对他的确有很大用处,就是这样的‘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我并不觉得矛盾”,因此,他坦然地以便读者新思想的《新青年》,一边继续地过旧式的生活。

  觉新自我也曾说过:“我的生命就这样完结了。我不反抗,正因我不愿意反抗,我自我做一个牺牲者……我跟你们一样都做过美妙的梦。但是都被人打破了,我的期望没有一个实现过,我的愉悦早就被人剥夺了,我并不怪别人,我是自愿地把担子从爹的肩膀上接过来的……”

  连他都认为自我是一个牺牲者了,又何来反抗一说》因此,在祖父母亲的安排下,他放下了青梅竹马的梅表姐,娶了另一个少女瑞钰;因此,他放下自我喜爱的化学,开始了上班生涯;因此,在他的妻难产而死时却不能见她最后一面……他只能忍受,忍受,再忍受,可到头来他又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却是失去了两个他爱的女生。

  他心里不是不痛,只是从来都没有在人前流过泪。他是令人惋惜的,正因他的身份——长房长子,让它失掉了反抗的资格,只能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对觉新,觉慧多次批评他的懦弱,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谅。正因觉慧能了解哥哥作为一个被牺牲者的无奈情绪,觉慧能毫不犹豫地选取逃离这个家庭,但觉新能够么?

  属于那个时代阴霾下的青年,都拥着一颗劈开黑暗见日明的心。他们在反抗和斗争中,有的是一段段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只正因心中仍有梦,因此他就能忍住痛,只正因他的心中仍小小地希冀着愉悦,因此,他能坚强地活下去,而不轻易轻贱性命。

  觉新觉新,你最终还是,觉醒了吧。

相关文章

  •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2020.3.18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昨天的日记没有写,今天一起将两天的读后感都补上。 每一次分...

  • 《家》读后感

    巴金的《家》、《春》、《秋》是一个为友人而写的。这位友人知道后,写信鼓励他一定要写。但后来友人去世,而小说却还没有...

  • 《家》读后感

    经过一个寒假的时间,我终于将巴金的《家》读完,这是一本反映了一个时代变迁的书。《家》以巴金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

  • 《家》读后感

    《家》这部书是以中国封建礼教下的大家庭为背景,阐述了在那个时代的青年们如何被摧残。 巴金是以自己的大家庭为背景完成...

  • 《家》读后感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杯具”——这是巴金在读完了小说《复活》之后的一声感慨,而我觉得这恰是觉新生命的写照。 整...

  • 《家》 读后感

    青灯黄卷,香茗一杯,我在夕阳下读你,在幽径里品你,在无眠的夜里想你。我要把以往的经历全部装进这个“家”,看看这个有...

  • 《家》读后感

    家是给人温暖的,供人避风躲雨的。而《家》却是一处没有硝烟的战场,充满着明争与暗斗。 《家》描写的是辛亥革命以后,长...

  • 《家》读后感

    《家》这本书很早就有所耳闻,在本学期也学习了小狗包弟,由衷地佩服巴金先生的文笔。课后导读说:这些作品着重回忆作者自...

  • 《家》读后感

    《家》是巴金最杰出的作品,描写的是“五四”之后,四川成都地区一个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

  • 《家》读后感

    《家》作为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又为“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我是带着崇敬之意去读的。着重讲述了高家这个封建大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ns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