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财
笑来老师理财干货2

笑来老师理财干货2

作者: 现实目标决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8-13 21:19 被阅读0次

文章内容来自李笑来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理财相关的文章。想要查看原文,只需要关注公众号,然后输入理财就可以了。
也可以直接点击本文标题中的链接,直接查看原文。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每个人所能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下面的文章是我看了之后,整理的一些重点,给自己投资理财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李笑来公众号里面关于理财的文章有15篇,本文是其中第5~10篇的文章。前5篇的文章链接《笑来老师的理财干货1》

1. 理财的目标和动力:品质生活

追求高品质生活也是大多数人必须理财的重要原因,只有少数人能够在足够早的时段做到财务自由。
什么是财务自由:

被动收入略高于支付足够高品质生活必需支出所需要的金额。

什么叫高品质生活?这并不是个笼统的问题,但对很多人来说,并没有答案,也没有仔细思考过。

是否能拥有高品质生活与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审美实际上是一切生活选择的基础。

什么是美?

美,一种客观存在。所谓的“主观”,实际上指的是对美的感受有多准确。

对美的认知是可以培养的。例如黄金分割比例的应用。

审美认知、审美能力,大多数情况下真的与金钱无关,因为

更多更重要的审美体系,需要的不只是某一个器官的感受,而是系统思考能力。

比如,除了美食、美景、美人之外,还有很多:

  • 有些语言文字很美
  • 有些科学证明很美

进而还有更多抽象的美:

  • 简洁很美
  • 效率很美
  • 创新很美

而换个角度来看,教育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拥有更高级、知觉更丰富的器官。科学教育可以让一个人“打开眼睛”,看到不一样的却更真实的世界;音乐训练可以使我们分辨、创造更美的曲调……

审美意识会触及且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的方方面面。

很少有人意识到、也好像没什么人讨论的是,

审美意识的开化和审美能力的积累,自始至终都在影响人们的理财过程。

这篇文章其实在传递一个信息:高品质生活不一定要等到未来,也不一定要有钱才可以拥有。但未来因为现在开始理财成功的你,一定会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下面的建议很重要:

开启小朋友的审美意识,刻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这很难的。真的很难,因为自己要先花很长时间耐心启动、学习、培养、纠正自己。

2.理财也好、投资也罢,要抛弃勇气,注重学识

之前提到过“学识带来坚毅”。在我看来,所谓的勇敢勇气,尤其是脱离先天条件支撑的勇敢勇气,其实也是、更是学识与思考的表现。更多的几个例子参见之前写过的文章《别逗了,高风险就高收益吗?》

在理财与投资的起点上,从一开始就要明白:

成功与所谓的勇气无关,靠的是有足够的能力衡量风险与收益。

这才是成功的智慧 —— 智慧的特征是,可习得,可积累。

风险永远无所不在,真正的问题在于

  • 你如何识别它们?
  • 如何衡量它们?
  • 当有收益可能的时候又如何计算风险是否可以接受?
  • 又,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承受?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进一步提高的思考能力。万无一失且又有收益的事情,没理由不做。
应对风险的能力,是必须花时间学习的,只因为它确实可以习得。但不容易。

大多数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缺乏风险意识。刚学会开车的人,上路之后就常常后怕:看着不怕车辆的行人才反应过来,原来过去那么多年里,自己之前其实很多次都是在“九死一生”的状态下过马路的

仅仅能够感知风险的存在,清楚地知道风险有多大,大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大量观察、大量思考才能真正习得的能力。

问过很多专家,他们其实都一样,除了反复说“注意风险”之外,确实也拿不出更好的建议。我个人的自我训练是这样完成的:在一段时期里,用搜索引擎闲着没事儿就搜索以下若干关键字的组合:

理财 纠纷 投资 失败 自杀 跳楼

像剪报一样,把那些新闻、评论等等搜集起来,反复读、反复看。前前后后攒了几个月,看了几个月,风险意识就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是我个人的经历,也许对读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历史上,股市(即,所谓的二级市场)上的分布从来都是大抵上这样的:

  • 万分之一总是赢,且赚大钱;
  • 千分之一赢多输少,也赚不少;
  • 百分之一经常输,也赚,但也没想象得那么多;
  • 十分之一到目前为止,还是赚的,多少不一;
  • 剩下的么……前仆后继地被赚……

3.有些钱真不能省,否则注定屌丝一生……

这一代的年轻人和上一代人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最不同的应该是他们所面临的几乎是另一个世界。

他们的平均寿命更长了;他们可以掌握的技能更多了;他们的技能变现机会更多了;他们能赚钱的时间更长了…… 与此同时,他们的生活必需开销比例更低了……
科技的进步正在某个层面上抹平贫富差异所造成的生活质量差异。

在这个时代里,要求年轻人过分节俭,甚至过分降低生活水准,在我看来干脆是“不人道”的。
而且,有一些钱是绝对不能省的,因为这种“节省”可能会伴随着很大的隐性成本,或在将来造成很大的负担 —— 今天看起来省了,可将来却要因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买书的钱不能省

舍不得花钱买好书,是最屌丝的行为,也是最高效制造屌丝的方式。
再往大了说,一切有助于帮助自己成长的开销都不能省,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 —— 你的前途取决于此。

买工具的钱不能省

一切的工具,发明与使用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提高效率。花一点点钱提高了效率,赚大了;省一点点钱,却要忍受长期的无效率 —— 只有屌丝才会觉得没问题。

事关安全的钱不能省

家里的电源插座之类的东西,绝对不能图便宜,因为这涉及到安全。在这样的事情上,没有“万一”,因为你天天都在用,所以最终是“一定会出事”。

事关终极体验的钱不能省

终极体验的特点是,当前的享受,不可能用未来的享受替代。

恋爱就是这样一种终极体验,十六岁的时候,有人追你,你说“我们还小,不应该谈恋爱”;转眼一年两年、五年十年过去,你不是不可能再恋爱,但问题在于,后面的体验不可能替代十六岁的感受……

知识产权的钱不能省

我总觉得程序员用盗版软件是个特别脑子屌丝的行为 —— 你自己指望着用技能、产品赚钱,却坚决不让别人用技能、产品赚钱,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让那些有能力创作的人获得“被动收入”、获得财务自由的基础。

4.信不?读完这篇你的天眼就打开了…

澳大利亚的 Perth,有一个神奇的建筑,它由艺术家 Brian McKay 设计。从各个角度看,都各不相同。


Impossible Triangle

在我看来,所谓的“开天眼” ——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 其实无非是以下三方面的工作而已,异常地简单。说穿了,只不过是一种思考习惯。

要不从那儿看看?

我们看任何事物和问题的时候,首先是单一视角 ——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可是我们要是有机会、有能力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同一个事物和问题,看到的很可能完全不同。
“从他人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或“从另外一个角度”),从来都不是谁都会的。这需要练习,观察他人、感受他人、研究他人的思维方式、判断他人的价值偏好、厘清他人的利害关系……然后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Standing in others' shoes)。

要不先别看这儿?

当我们看见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把焦点先放在某一处 —— 至于先放在哪儿,人与人可能不同。多观察日常生活。人们为什么讨论问题的时候总是这样呢? 1)要么说着说着就跑题了,2)要么说着说着就各说各话了……

两个人当中必须至少有一个是清醒的 。要么引导对方先关注同一个焦点,要么自己妥协先去关注对方说关注的焦点,只有这样,讨论才可能进行下去,否则不欢而散或一拍两散只能是注定的结局。

  • 结果 vs. 过程
  • 目的 vs. 手段
  • 现状 vs. 未来
  • 个体 vs. 集体
  • 美观 vs. 实用
  • 效率 vs. 完美
要不站再高一点?

随着经验的增加,阅历的丰富,见识的人越来越多,我越来越倾向于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异其实并不大(虽然在知识积累上,“贫富差距”常常确实天壤之别),真正的差异在于:

一个人是否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更高的高度去思考、去行动。

只要某件事儿足够重要,就应该习惯性地“打开自己的天眼”:

1.“不能只从这儿看,还要从那儿看看”,
2.“先别看这儿,专门看看那儿”,
3.“退一步远点儿看看,站高点再看看”…… 这要是成了习惯,所谓的“天眼”就算是真的打开了。

嗯,就这样。“一、二、三……开!”

5.为啥人丑就要多读书?

呵呵,人不丑就可以不多读书吗?

人们总是有很多幻觉,或者一厢情愿。

比如,长得不够帅的男生以为(其实是希望)长得帅的就不可能聪明;长得不够漂亮的女生认为(甚至是盼望)长得漂亮的根本不会做家务;再比如,自己不够富就指望富二代都是败家子……

不过,话说回来,下面这句话其实可能是没错的:

人丑就更应该读更多的书。

所谓的聪明,虽然可能也受先天条件限制,但聪明确实是可积累、可锻炼的。千万不要以为长得丑就不可能性感,霍金(Hawkings)说的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Smart is the new sexy.
聪明是新兴的性感。(唉,我的蹩脚翻译)

还记得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吗?

拉馬克认为用进废退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因此生物可把后天锻炼的成果遗传给下一代。

我们上学的时候,教科书里说,达尔文的“天择说”更靠谱……

可最新的研究表明,拉马克可能是对的。
有一项研究表明,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时,基因也会发生变化。

智商却是可以习得的、可以积累的,又因为这种通过锻炼习得的特性(Acquired Characteristics)竟然是可以遗传的…… 哇!这是多性感的一件事儿哦!并且,这世界有很多人是 Sapiosexual 的,只要够聪明,不怕无配偶啊!于是,多读书罢,让自己更聪明一点,也为了下一代。

穷很可能会遗传,正如富是一种能力的话,它也同样可以遗传一样

备注:Sapiosexual的解释。

Sapiosexual

结束
上一篇文章《笑来老师的理财干货1》
下一篇文章《笑来老师的理财干货3》

相关文章

  • 笑来老师理财干货2

    文章内容来自李笑来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理财相关的文章。想要查看原文,只需要关注公众号,然后输入理财就可以了...

  • 笑来老师的理财干货1

    今天花了两个小时,看了李笑来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理财相关的文章。想要查看原文,只需要关注公众号,然后输入理财就...

  • 李笑来执行力讲座内容摘要

    (本文未经李笑来老师本人许可,仅作交流用) 听了李笑来老师这个讲座,感觉特别好,满满的干货,实在忍不住就想给人推荐...

  • 2020-03-16

    特别喜欢一稼老师的课,能量满满,干货满满。感恩! 7天财富课打破我对理财的认知1、 复利,理财要趁早; 2、 定投...

  • 关于理财感想2

    关于理财知识这周学习还是没有多少涉及,多些的还是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老师说学习此书算是理财的最初级阶...

  • 跟着李笑来老师勾勒行文提纲

    看了好几本书都提到李笑来老师是按套路出牌的,而且出了一手好牌。今天直接上干货,看李笑来老师在写《财富自由之路》里,...

  • 韭菜的自我修养干货总结加思考

    昨天把李笑来老师新书韭菜的自我修养看完了,以下是干货和我的思考 1.真正的趋势常常需要在多个周期(至少 2 个...

  • 理财——李笑来

    越早越好 越早开始越好的事情没几个,理财排在第一位 理财是人生最重要的技能。 (棉花糖实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理...

  • 重读李笑来“这些年我的读书经验”讲稿

    “这些年我的读书经验”本是笑来老师的一堂演讲,我虽然无缘参加,却有幸看到了这篇文章。文章中干货满满,是笑来老师的风...

  • 理解高品质生活——一篇文章带来的几点思考

    一早,打开微信就看到了李笑来老师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推送了新的文章。 理财的目标和动力:品质生活 笑来老师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笑来老师理财干货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we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