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璐疑似出轨pgone,可以说是辞旧迎新之际最大的娱乐新闻了。
朋友圈也是传的沸沸扬扬,各种文章铺天盖地。什么不要嫁给苦苦追自己的男人,什么璐出贾笑,什么贾乃亮我劝你离婚,什么婚姻里女尊男卑不是好姿势,什么好命的女人不懂得珍惜等等,一个个都以当事人的身份来告诉读者李小璐是如何如何出轨的,她和贾乃亮的婚姻是怎样的,她这些年又是如何不务正业的。
每一个都说的好有道理,竟让人无言以对。
可是,这些论点能成为婚姻出现危机的原因吗?嫁给爱情的婚姻就不会遭遇出轨了吗,嫁给对自己好的男人也有错了吗,一出轨就离婚就是负责任的表现了吗,女人在家里地位比男人高不是现在家庭中的普遍情况吗,如果自己有李小璐的运气又有几个女人还想着奋斗呢。
这样一看,是不是有点指鹿为马,以偏概全的赶脚。
其中一个自媒体作者更是连发多条朋友圈消息,言语间极力指责。
甚至在其公众号发了长篇大论来笔诛李小璐,全文大意是你李小璐要脸蛋有脸蛋,要胸有胸,要屁股有屁股,要钱有钱,家庭美满,老公帅气,孩子可爱,放着这样的好日子你不过,偏偏出轨,还玩小鲜肉,现在玩大了吧。命好有什么用,一手好牌还不是被自己打的稀巴烂,现在人设崩了吧,活该,自作自受。
嗯,文章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文章很多读者留言你凭什么说人家,她怼回去我凭什么不能这样说她。
好像也有道理,公众人物吗,不就是拿来娱乐的,写好了还有十万➕的阅读量,反正怎么说都不会吃亏。
可是,从一个写作者的责任感来说这样捕风捉影真的好吗?
可能又会有人说了无风不起浪,想想又很有道理。
可是,心理学上还有一种认知偏差叫自我验证倾向。顾名思义就是倾向寻找自己所相信判断的证据,无视那些不支持论断的证据。
当你觉得李小璐出轨时,哪怕她千方百计解释自己没有出轨,你也觉得她在掩饰,然后从她各种言谈举止中寻找种种出轨迹象。
《小王子》中说,重要的事情要用心去看,而不是用眼睛,而对于别人的家事,我们习惯看图说话,然后疯狂脑补情景。
且不说是真是假,就是真的。如果另一半愿意包容,愿意挽回还是另一半无法容忍,决定离婚,这都是两个人的事情。
说的好听点那是人家的家事,说的不好听就是关你屁事。
有人说你李小璐不就喜欢放飞自我吗,这次怎么不爽快承认了,非要我们扒你黑历史才会乖乖承认吗?
这种情景像不像电视剧中贪官审犯人:你到底招还是不招,不招继续打,最后犯人忍受不了了,招了。又开始说早干嘛去了,非要把你打成这样才肯招,真是贱骨头,却忘了还有一种叫屈打成招。
贾乃亮说了我相信李小璐,马苏说了当时大家在一起,可是吃瓜群众不买账。我要的是真相,是事实,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带了绿帽子还不知道,呵呵,还不都是一丘之貉。
可是,你要的真相又是什么,只有出轨才算真相吗?
说实话,我不是李小璐的粉,她出不出轨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我实在不喜欢一些自媒体人像个长舌妇一样对着别人的家事指指点点,却又一副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样子。
真的,很不好看。
但今天,我们不说这些,我们来说说出轨这件事儿。
小时候我们都看过还珠格格,其中有一集一个叫苏苏的姑娘未婚先孕,有伤风化,根据当地风俗要被活活烧死。
姑娘母亲跪地苦苦哀求族长放过自己的女儿,族长无动于衷。
一会族长儿子来了,向他坦白是自己搞大了姑娘肚子,族长要烧死的姑娘肚子里的孩子正是他的亲孙子。
族长愣住了,过了一会缓缓扶起姑娘母亲,说我们今天就办喜事吧。
当时看的时候,觉得有情人终成眷属真好,现在想想这不就是我们很多人的处事方式吗?
事在别人身上,就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成了当事人了,却又是另一种境况。
再说一个故事。
一个女人,被发现私通。根据当时的习俗,人们要用石头砸死私通的女人以示惩戒。但是有人提出去问问耶稣对这件事情怎么说。于是人们押着这个女人前往耶稣的住处。
耶稣当时正在自己的屋子里面蹲着写字。人们举着手里的石块喊:这个女人有罪,我们要砸死她!
耶稣没有起身,抬起头问那些人:她真的有罪吗?
那些人说:是的!
耶稣说:好吧。你们谁认为自己没有罪的,便可以用石头砸她。
说完这些,耶稣继续低头在地上写字。
人们渐渐沉默下来,然后把石头扔在地上,离开了耶稣的屋子。
看吧,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标准,看到别人出轨,觉得天理不容,恨不得出轨的人通通下猪笼。可是,如果当事人换作自己呢,换作自己的家人呢,你还能这样理直气壮地说出轨的人都该死吗。
很难,是不是?
所以,永远别高估人性,也永远别高估自己。
其实,你未必有想象中的那么道德高尚,别人也未必就像你以为的那么道德败坏,肮脏不堪。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随意指责别人,却从未想过当自己不负责任指责别人的时候,自己的道德也未必就高尚到哪里。
作家王路曾说过,每个人都有出轨的基因。
天主教中提到过,人有七宗原罪,分别是暴吃、贪婪、懒惰、嫉妒、傲慢、愤怒、淫欲。
敬一丹曾说过,如果把唇枪舌剑的辩论双方互相调换一下位置,他们也许会发现自己苦苦维护的论点其实不堪一击,对方的辩论也并非毫无道理。
可见,很多是是非非如果换一下当事人,自己竟也会有迥然不同的观点。而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做到感同身受,只是因为事不关己而已。
就像有句话说的,在靠近一个人的灵魂之前,不要随便赞美他,更不要随便鄙薄他。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看到别人,我们谈论着别人的好处和坏处,却干干净净地忘记了自己。
我想如果我们看一看自己,也会发现,自己和别人一样,有好处也有坏处。
只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自己的事情稀里糊涂,对别人的事情又斤斤计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