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奇妙的事情:(基础知识,碰到了忘了又百度了又怕忘了就记下来了)
注:此篇文章是我参考阮一峰老师的[ECMAScript 6 入门]文章,自己记录的笔记,详细的内容请移步阮一峰老师的文章。
注:es6语法目前主流浏览器已经兼容了,无需babel转换成低版本的es5,需要注意,而且转换成es5之后,输出结果可能会不同
1. 配置babel-cli。
- 安装全局babel-cli
npm install -g babel-cli
备注:node.js 记得先装。 - 进入项目工作区,
npm init
- 安装项目依赖,
npm install --save-dev babel-cli
- 在工作区建立配置文件
.babelrc
,
内容为:
{
"presets": [],
"plugins": []
}
- 安装转码规则,
npm install --save-dev babel-preset-latest
- 更新
.babelrc
文件
{
"presets": ["latest"],
"plugins": []
}
- 常用指令
转码结果输出到标准输出
babel example.js
转码结果写入一个文件
--out-file 或 -o 参数指定输出文件
babel example.js --out-file compiled.js
或者
babel example.js -o compiled.js
整个目录转码
--out-dir 或 -d 参数指定输出目录
babel src --out-dir lib
或者
babel src -d lib
2. let 与 const。
- 相对于
var
,let
声明的变量只在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 -
var
命令有变量提升现象而let
没有.
使用let声明变量时,只要变量在还没有声明完成前使用,就会报错。
// 不报错
var x = x;
// 报错
let x = x;
//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
-
let
不允许在作用域内声明同个变量
//报错
var a=10;
let a=2;
- 块级作用域
let
提供了块级作用域,var
为js提供了函数作用域和全局作用域。
function f1() {
let n = 5;
if (true) {
let n = 10;
}
console.log(n); // 5
}
- do表达式
块级作用域是一个语句,将多个操作放在一起,没有返回值,使用do
表达式使块级作用域有返回值
let a =do{
let b =f();
b=b+1;
}
3. Number扩展
- Number.isFinite(),Number.isNaN();
Number.isFinite()用来检查一个数值是否为有限的。
Number.isNaN()用来检查一个值是否为NaN。
它们与传统的全局方法isFinite()和isNaN()的区别在于,传统方法先调用Number()将非数值的值转为数值,再进行判断,而这两个新方法只对数值有效,Number.isFinite()对于非数值一律返回false, Number.isNaN()只有对于NaN才返回true,非NaN一律返回false。
isFinite(25) // true
isFinite("25") // true
Number.isFinite(25) // true
Number.isFinite("25") // false
isNaN(NaN) // true
isNaN("NaN") // true
Number.isNaN(NaN) // true
Number.isNaN("NaN") // false
Number.isNaN(1) // false
- Number.isInteger()
Number.isInteger()用来判断一个值是否为整数。需要注意的是,在 JavaScript 内部,整数和浮点数是同样的储存方法,所以3和3.0被视为同一个值 - Number.parseInt(), Number.parseFloat()
ES6 将全局方法parseInt()和parseFloat(),移植到Number对象上面,行为完全保持不变。
4. 函数扩展
- 函数可以设定默认值
function log(x, y = 'World') {
console.log(x, y);
}
log('Hello') // Hello World
log('Hello', 'China') // Hello China
log('Hello', '') // Hello
- 与解构赋值默认值结合使用
参数默认值可以与解构赋值的默认值,结合起来使用。
// 写法一
function m1({x = 0, y = 0} = {}) {
return [x, y];
}
// 写法二
function m2({x, y} = { x: 0, y: 0 }) {
return [x, y];
}
上面两种写法都对函数的参数设定了默认值,区别是写法一函数参数的默认值是空对象,但是设置了对象解构赋值的默认值;写法二函数参数的默认值是一个有具体属性的对象,但是没有设置对象解构赋值的默认值。
// 函数没有参数的情况
m1() // [0, 0]
m2() // [0, 0]
// x和y都有值的情况
m1({x: 3, y: 8}) // [3, 8]
m2({x: 3, y: 8}) // [3, 8]
// x有值,y无值的情况
m1({x: 3}) // [3, 0]
m2({x: 3}) // [3, undefined]
// x和y都无值的情况
m1({}) // [0, 0];
m2({}) // [undefined, undefined]
m1({z: 3}) // [0, 0]
m2({z: 3}) // [undefined, undefined]
- 作用域
一旦设置了参数的默认值,函数进行声明初始化时,参数会形成一个单独的作用域(context)。等到初始化结束,这个作用域就会消失。这种语法行为,在不设置参数默认值时,是不会出现的。
var x = 1;
function f(x, y = x) {
console.log(y);
}
f(2) // 2
上面代码中,参数y的默认值等于变量x。调用函数f时,参数形成一个单独的作用域。在这个作用域里面,默认值变量x指向第一个参数x,而不是全局变量x,所以输出是2。
再看下面的例子。
let x = 1;
function f(y = x) {
let x = 2;
console.log(y);
}
f() // 1
上面代码中,函数f调用时,参数y = x形成一个单独的作用域。这个作用域里面,变量x本身没有定义,所以指向外层的全局变量x。函数调用时,函数体内部的局部变量x影响不到默认值变量x。
function foo(x,y=function(){x=2}){
console.log(x)
y();
console.log(x);
}
foo(); // undefiend 2
var x=100;
function foo(x,y=function(){x=2}){
var x=10;
console.log(x);
y();
console.log(x);
}
foo(); // 10 2
console.log(x)//100
//注:这里是转换成es5,如果是es6,就打印的10,10。
上面代码中,函数foo的参数形成一个单独作用域。这个作用域里面,首先声明了变量x,然后声明了变量y,y的默认值是一个匿名函数。这个匿名函数内部的变量x,指向同一个作用域的第一个参数x。函数foo内部又声明了一个内部变量x,该变量与第一个参数x由于不是同一个作用域,所以不是同一个变量,因此执行y后,内部变量x和外部全局变量x的值都没变。
如果将var x = 3的var去除,函数foo的内部变量x就指向第一个参数x,与匿名函数内部的x是一致的,所以最后输出的就是2,而外层的全局变量x依然不受影响。
var x=100;
function foo(x,y=function(){x=2}){
x=10
console.log(x)
y();
console.log(x);
}
foo(); // 10 2
console.log(x);//100
//注:这里是转换成es5,如果是es6,就打印的10,2。
上面代码中,函数foo的参数形成一个单独作用域。这个作用域里面,首先声明了变量x,然后声明了变量y,y的默认值是一个匿名函数。这个匿名函数内部的变量x,指向同一个作用域的第一个参数x。函数foo内部又声明了一个内部变量x,该变量与第一个参数x由于不是同一个作用域,所以不是同一个变量,因此执行y后,内部变量x和外部全局变量x的值都没变。
如果将var x = 3的var去除,函数foo的内部变量x就指向第一个参数x,与匿名函数内部的x是一致的,所以最后输出的就是2,而外层的全局变量x依然不受影响。
- name 属性
函数的name属性,返回该函数的函数名。
function foo() {}
foo.name // "foo"
- 箭头函数
ES6 允许使用“箭头”(=>)定义函数。
var f = v => v;
上面的箭头函数等同于:
var f = function(v) {
return v;
};
如果箭头函数不需要参数或需要多个参数,就使用一个圆括号代表参数部分。
var f = () => 5;
// 等同于
var f = function () { return 5 };
var sum = (num1, num2) => num1 + num2;
// 等同于
var sum = function(num1,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
如果箭头函数的代码块部分多于一条语句,就要使用大括号将它们括起来,并且使用return语句返回。
var sum = (num1, num2) => { return num1 + num2; }
由于大括号被解释为代码块,所以如果箭头函数直接返回一个对象,必须在对象外面加上括号。
var getTempItem = id => ({ id: id, name: "Temp" });
箭头函数可以与变量解构结合使用。
const full = ({ first, last }) => first + ' ' + last;
// 等同于
function full(person) {
return person.first + ' ' + person.last;
}
使用注意点
箭头函数有几个使用注意点。
(1)函数体内的this对象,就是定义时所在的对象,而不是使用时所在的对象。
(2)不可以当作构造函数,也就是说,不可以使用new命令,否则会抛出一个错误。
(3)不可以使用arguments对象,该对象在函数体内不存在。如果要用,可以用 rest 参数代替。
(4)不可以使用yield命令,因此箭头函数不能用作 Generator 函数。
上面四点中,第一点尤其值得注意。this对象的指向是可变的,但是在箭头函数中,它是固定的。
function foo()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id:', this.id);
}, 100);
}
var id = 21;
foo.call({ id: 42 });
// id: 42
上面代码中,setTimeout的参数是一个箭头函数,这个箭头函数的定义生效是在foo函数生成时,而它的真正执行要等到100毫秒后。如果是普通函数,执行时this应该指向全局对象window,这时应该输出21。但是,箭头函数导致this总是指向函数定义生效时所在的对象(本例是{id: 42}),所以输出的是42。
注:如果没有特殊指向,setInterval和setTimeout的回调函数中this的指向都是window。这是因为JS的定时器方法是定义在window下的。
箭头函数可以让setTimeout里面的this,绑定定义时所在的作用域,而不是指向运行时所在的作用域。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function Timer() {
this.s1 = 0;
this.s2 = 0;
// 箭头函数
setInterval(() => this.s1++, 1000);
// 普通函数
setInterval(function () {
this.s2++;
}, 1000);
}
var timer = new Timer();
setTimeout(() => console.log('s1: ', timer.s1), 3100);
setTimeout(() => console.log('s2: ', timer.s2), 3100);
// s1: 3
// s2: 0
上面代码中,Timer函数内部设置了两个定时器,分别使用了箭头函数和普通函数。前者的this绑定定义时所在的作用域(即Timer函数),后者的this指向运行时所在的作用域(即全局对象)。所以,3100毫秒之后,timer.s1被更新了3次,而timer.s2一次都没更新。
- 尾调用
什么是尾调用?
尾调用(Tail Call)是函数式编程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身非常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就是指某个函数的最后一步是调用另一个函数。
function f(x){
return g(x);
}
上面代码中,函数f的最后一步是调用函数g,这就叫尾调用。
以下三种情况,都不属于尾调用。
// 情况一
function f(x){
let y = g(x);
return y;
}
// 情况二
function f(x){
return g(x) + 1;
}
// 情况三
function f(x){
g(x);
}
尾调用不一定出现在函数尾部,只要是最后一步操作即可。
function f(x) {
if (x > 0) {
return m(x)
}
return n(x);
}
上面代码中,函数m和n都属于尾调用,因为它们都是函数f的最后一步操作。
- 尾调用优化
尾调用由于是函数的最后一步操作,所以不需要保留外层函数的调用帧,因为调用位置、内部变量等信息都不会再用到了,只要直接用内层函数的调用帧,取代外层函数的调用帧就可以了。
function f() {
let m = 1;
let n = 2;
return g(m + n);
}
f();
// 等同于
function f() {
return g(3);
}
f();
// 等同于
g(3);
上面代码中,如果函数g不是尾调用,函数f就需要保存内部变量m和n的值、g的调用位置等信息。但由于调用g之后,函数f就结束了,所以执行到最后一步,完全可以删除f(x)的调用帧,只保留g(3)的调用帧。
这就叫做“尾调用优化”(Tail call optimization),即只保留内层函数的调用帧。如果所有函数都是尾调用,那么完全可以做到每次执行时,调用帧只有一项,这将大大节省内存。这就是“尾调用优化”的意义。
注意,只有不再用到外层函数的内部变量,内层函数的调用帧才会取代外层函数的调用帧,否则就无法进行“尾调用优化”。
function addOne(a){
var one = 1;
function inner(b){
return b + one;
}
return inner(a);
}
上面的函数不会进行尾调用优化,因为内层函数inner用到了外层函数addOne的内部变量one。
5. 对象扩展
- ES6 允许直接写入变量和函数,作为对象的属性和方法。这样的书写更加简洁。
var foo = 'bar';var baz = {foo};
baz // {foo: "bar"
}// 等同于
var baz = {foo: foo};
上面代码表明,ES6 允许在对象之中,直接写变量。这时,属性名为变量名, 属性值为变量的值。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function f(x, y) { return {x, y};}
// 等同于
function f(x, y) { return {x: x, y: y};}
f(1, 2)
//{x:1,y:2}
- 属性名表达式
JavaScript 定义对象的属性,有两种方法。
// 方法一
obj.foo = true;
// 方法二
obj['a' + 'bc'] = 123;
上面代码的方法一是直接用标识符作为属性名,方法二是用表达式作为属性名,这时要将表达式放在方括号之内。
- Object.is
它用来比较两个值是否严格相等,与严格比较运算符(===)的行为基本一致。
Object.is('foo', 'foo')
// true
Object.is({}, {})
// false
- Object.assign
它用于对象的合并,将源对象(source)的所有可枚举属性,复制到目标对象(target)。
var target = { a: 1 };
var source1 = { b: 2 };
var source2 = { c: 3 };
Object.assign(target, source1, source2);
target // {a:1, b:2, c:3}
Object.assign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目标对象,后面的参数都是源对象。
注意,如果目标对象与源对象有同名属性,或多个源对象有同名属性,则后面的属性会覆盖前面的属性。
- 对象属性的枚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