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计xing划qu读了《袁世凯》,看了许多新的八卦,跟教科书上出入较多。联系之前读的《李鸿章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经常会想起来的有两方面。一是做事开头难,一是难有圆满的收场。
曾30多岁立志做圣人,不断以高标准来鞭策自己,更会说教、批评他人,家人、上司(咸丰帝)、同事都得罪个遍。差点被好斗的一群小虾米整死。总打败仗,几次被逼到自杀的地步。从军的目的是灭长毛平天下,结果花了大量的精力在筹集粮草、应付官场来往上。
李继承老师的衣钵,聪明机灵许多,打胜仗立军功,办实业搞外交,都很有一套。搞洋务的难点在没有人才,遇到的阻力往往来自政敌。但跟曾师相比更长寿。只是个人的成功也终抵不过清朝的衰落。
袁有师长的庇护提携,多次处在战场的前沿,危机转成机遇。改良、模仿学习的能力很强,做了很多实政。无耐国家正处于巨变中,最后的最后还是受革命者唾骂,被部下背叛。
他们没有好的结局,主要还是受时代命运的影响,清王朝步步衰退,个人也无法善终。如果按“死而后己”的标准来说,他们也是当时的伟人,时代的领导者。留下来的文字、史事、故事,值得后人去了解、思考。
按照芒格的“学习各重要学科的重要思考模型”理论,读书还是沿着历史/传记、健康、心理学/社会学、投资、心智/认知、基础科普的方向。标记想法的书的数量,远远超过已读的数量,值得再读的书积累了不少。比如《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绝非偶然 :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自传》《邓小平时代》《医生的精进》。
有时候会纠结记性差,读过的书很快就忘记了,当时的感慨消退,激动的心情不再。后来看到人说,关键是工作记忆。需要反复的阅读,经常琢磨,联系上实际生活,有机会就实践。
空闲时间总是会有,翻翻书,打发时间的好办法。总会感觉日子难过,焦虑不安不请自来,翻翻书,日子就一天天过去了。
曾经想着以后领着孩子读课外书,应该是从历史、地理方面开始。比如史记故事、吴越故事,苏州的山水,淮河和淮河平原,没想到最先开始的是《西游记》。
“大拇哥,二指弟,三妹子,四小弟,小妞妞爱听戏,听的什么戏,《西游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