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与公众号:职场教练柏永辉,同步更新,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本人,微信号:sinbad840628
----------------------------------------------------------------------------------------------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7065/85c6bcbe6383ea5d.jpg)
【电影简介】
《忒修斯的船》由四个看似互无关联的独立故事组成,基本上和纪录片没有差异,粗犷,但令人震撼。
第一段,讲诉一个盲人少女摄影师,在盲人状态时成功举办了个人影展而出名,却在移植角膜恢复视力后找不到摄影的灵感。
第二段,抵制动物实验的僧人,因为肝硬化而面临肝移植或者死亡的选择——而移植手术本身正是基于他所反对的动物实验。
第三段,原本只关心钱的青年,在自己做完肾脏移植手术后无意中知道了医院和社会上存在的肾脏交易,以及一些“偷肾”的行为。而他也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而开始了很多无关金钱的社会活动。
在本片结尾处,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受邀参加了一个特殊的影片放映会,前两个故事的主角也在其中之一,以及其他的一些人。
这是一位印度导演的处女作,是一部印度本土电影,当然是比较罕见的没有歌舞,没有帅哥靓女,都是一位位凡尘中小人物所饰演的电影,你几乎不能说这一部是电影,更像是一部没有旁白的纪录片,电影内容简单粗旷,也没有什么煽情的背景音乐,没有旁白给你启发。不煽情,不矫情,但是思想深邃,非常令人震撼。
【电影赏析】
我们再来回到这部电影,电影分为四段,三个独立的小故事,三个小故事中的主角们都是局内人,参与者,都有他们的苦恼和困顿的地方,结尾的故事画龙点睛。
第一个故事:是盲人女摄影师,我们知道在印度,女性是很难受到尊重的,尤其是一个从小丧失视力的盲人女摄影师,所以多少暗示了一些这位家境还是比较可以的,你至少可以通过她身边的民用数码设备来多少了解一些这些科技的普及程度,我不知道中国有没有,也许有,可能价格很贵。女摄影师凭借自己的听力,科技辅助阶段,以及别人的解说,自己去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去抓拍出很多富有生命力,动感十足,充满生命张力的黑白照片,每张都能让你细细品味许久,并且成功举办了个人摄影展而为更加多的人所熟知,机缘巧合,她获得了眼角膜的捐赠,获得了用真实肉眼去观看大千世界的能力。
当她恢复视力,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的时候,被震撼住了,哭了出来。当她重获光明,继续重新回顾自己拍过的黑白照,想办法试着用彩色照去拍出来,发觉拍出来的照片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张张毫无亮点的时候,她反而面对这个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迷茫了,不知所措了,失去了自己的灵感,世界在她失明的时候,还是这个世界,世界在她恢复视力以后,还是这个世界,不增不减,为什么她的灵感反而失去了?是世界变了还是她的内心变了,导演戛然而止了这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反对使用动物做实验的民间斗士甘地,他反对这些残忍的动物器官实验,觉得这些是非常不道德的,违背人性,需要取缔。
这种方式其实就和在高架上拦下流浪猫,流浪狗等民间动物组织保护协会差不多,但是段位比较高,他对抗的组织是某些著名的医药制造公司,插一两句话:什么叫动物器官实验,举一个例子:化妆品的皮肤刺激性测试,是需要将化妆品滴到试验用小白兔的眼睛里面,然后查看小白兔眼睛受到的刺激性如何的,这还是不算残忍的,给熊取熊胆汁就算比较残忍的,以及鲨鱼的鱼翅采集工作,如果你看过的话,你会很揪心。
所以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的民间斗士甘地用他的行动力,去保护着这些根本就和他没有任何利益瓜葛的动物们,用他的呼声去取缔这种惨无人道的虐杀动物的医药实验。
法院庭审民间斗士告医药组织动物实验虐畜案那段非常令人唏嘘不已的。
民间斗士说我无法改变蓄养动物被屠杀肉用的现实,但我们要关注所有动物的生存状态。
被告申诉说所用动物蓄养所已经安装空调,动物生存状态已经好过孟买普通市民。。。
甘地坚持,无法接受实验动物的生存状态,你迟早残忍要弄死他们的,装空调有个屁用,我们要的就是不杀生!!。
但是有趣就有趣在他因为长期劳顿,积劳成疾,肝脏面临硬化而面临肝脏移植,或者坐等自己死亡的选择,而治疗这个肝脏疾病的特效药,就是靠那些动物实验得到的详细记录,并且开始批量化投入生产的特效药。主人公甘地觉得每一支药剂,每一片特效药中,都流淌着这些惨死动物的血,和他们死的不明不白的冤魂,因此他拒绝使用,坐等肝脏因为病变而造成的肝硬化。
我们就看到每一个晚上,这位民间斗士在用意志力,要紧牙冠抵抗病痛对他的侵蚀,晚上辗转难眠,痛苦不已,随着病情的加重,已经快到了他意志力无法抗衡的地步。
接下去我们又看到了一段非常有趣,但是令人深思的师傅和徒弟之间的对话,堪称经典:
他的追随者徒弟,推荐他还是使用这些特效药吧,因为用了对你有好处;师傅原则性很强,那是杀生,虐待打它们的产物,我拒绝使用,我的原则是不杀生。
然后徒弟说:你不看病,不吃药,虐待自己,增加自己的痛苦,这不和不杀生的原则是自相矛盾的么?师傅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徒弟又说:我们都最终会分解为原子,分子,动物也是,我们本来就不是我们,组成我们人体的原子,说不定某一些部分,就是某些我们吃的动物的部分原子,也有某些吃我们的动物的原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何必在乎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呢?
有没有感觉到,佛经中的“万法皆空”的感觉出来了,师傅甘地无言以对,最后还是妥协,愿意使用这些抗肝硬化的药来治好他的病。
故事就这里戛然而止了,但是甘地的故事没有结束,等康复后出院的他不知道心境和思考深度会不会得到更高的提升?
因为这是那些被虐杀的动物,用他们的生命为人类疾病奠定了功不可没的数据基础,然后投放到市场造福人类,帮助更加多的人,所以他们的死非常有意义。
如果甘地阻止了这些动物参与动物实验,那么没有对应的药出来造福人类,减缓痛苦,这后面的损失会是多大,导演没有煽情说,只留给你想象空间,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我这里限于篇幅不讲第三个故事:也是和前两个故事毫无关系,但是却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器官贩卖的故事,有兴趣的人去看看这部电影。
在本片结尾处,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受邀参加了一个特殊的影片放映会,前两个故事的主角也在其中之一,也包括其他人(暗示还有其他平行空间中也有类似的主人公们在不断挣扎奋斗)来参加了这个放映会。——参加者都是接受过器官移植的病人,而且他们的器官来自同一个捐献者。他们共同看的片子,是捐献者本人生前拍摄的一段岩洞探险视频,深邃的岩洞,却如浩瀚的宇宙般神秘壮丽……结尾处他们看到了洞穴外的光亮。
【哲学意义】
电影的名字叫做《忒修斯的船》,这是一个经典哲学悖论:“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如果哪一个是真正的船?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是?”
三个小故事的主人公,无一例外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器官替换”的经历,无论他愿不愿意,他们接下去的问题就是:A接收了B的器官,或者是B的理念,B的观点,他还是A么?他会不会有B的性格,B的理念?这里我不展开讨论,当然我有能力和你聊很久很久。
影片结尾是画龙点睛的妙笔,也是哲学史上的经典理论,老外或者受过英国正统教育体系的人都知道的“柏拉图洞穴理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7065/be8012f5b4c8bbdb.png)
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
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眩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
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并且会发现很难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洞穴之中的世界相应于可感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则比作理智世界。
柏拉图明确声称囚徒与我们相像,即是说他们代表人类的状态;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我们可以把上升之途和对上面事物的观照解释成是灵魂上升到理智世界的过程。洞穴之喻对于后来的政治和教育理论影响甚巨。
那么这位神秘遗体捐赠人,用自己的经历去拍摄出来的走出洞穴的录像,放给这些受益人们看,是不是就像给这些陷于表象的“囚徒”们的启蒙教育呢?
所以最后用《三体》中的一段相似片段,《忒修斯的船》中的一个片段来让我们的文章进入尾声(结尾有长图片是亮点):
茫茫人海中,一条毛毛虫在地上慢慢爬着,远处熙熙攘攘的人群脚步在走着,两者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都以为对方的世界不存在,自己专注着自己的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7065/600afa36e5fa8080.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