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这个古老的节气,如一位沉默的老友,悄然降临。它不仅是一个时间的标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这一天,我总会怀念起故乡的味道,那些温暖的记忆和家乡的习俗。
在老家,冬至这天必吃饺子。目前发现别的地方都是用圆的饺子皮,而我家乡用的却是梯形的饺子皮。别的地方做饺子我觉得称不上包饺子,应该是捏饺子,而我家乡做饺子是实实在在包出来的。看上去非常像耳朵。
在老家冬至吃饺子有传说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到现在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在冬至这天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吃来纪念张仲景,这就是“饺子”也叫“扁食”。
小时候家里穷,吃饺子的次数不多,每次吃饺子都是一次改善生活。长大后家庭条件变好了,在南方生活,娶的媳妇是南方人,吃饺子的次数也不多,每次吃饺子也是一次改善生活。
这天,我们会自己包饺子,其实我真的不会包。小时候妈妈包饺子的时候,我好像没有认真学过,总是在旁边捣乱,觉得好玩。只要我参与包的饺子,总会烂在锅里。
现在我包饺子,我的孩子也会参与进来一起包。他们嘴上说着是帮我的忙,看着他们姐弟俩嬉闹着,脸上、鼻子上、衣服上粘着的面粉,千奇百怪的形状,我仿佛看到了我小时候。心里满足、温馨、兴奋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想妈妈当时看着我应该心里也是这种感觉。
如今饺子对于我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它承载着我对故乡的牵挂和对妈妈的思念。每当冬至来临,无论我身处何方,都会想起那些在家乡的日子。那些和妈妈一起包饺子的场景、那些坐在锅灶前等待饺子熟的时光。这些都成为了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在他乡与故乡之间,我们都在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而饺子,正是连接我们与他乡、故乡之间的一道桥梁。它让我们在异乡的土地上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故乡的情怀。同时,它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让我们明白家是永远的港湾。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品尝饺子这道美食吧!让我们一起怀念那些在家乡的日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