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赞我征文大赛
“入坑”币圈半年之感悟

“入坑”币圈半年之感悟

作者: 悦读思考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20:04 被阅读65次

    自从去年7月投资区块链以来,算来刚好有半年了。“币圈一天,股市一年”,从现在回看当时的情景,有一种仿如隔世的感觉。

    这半年来我一路走来,作为一个新手,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但是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虽然直到今天,据我所知我周围认识的所有人中也没有一个是有过区块链投资经历、甚至大多数人对此是持强硬的反对态度的,但我还是一个人突破了重重困难走到了现在。自始至终我都没有后悔过自己所作出的这个决定。

    一、 高收益≠诈骗

    在投资了区块链之后,我发现在很多人的思维当中存在的着一种误区:即高收益=诈骗。因为他们认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并且他们可能的的确确有过这种直接或者间接的这种经历:受骗于披着高收益的外衣的诈骗活动,这就导致了当他们听到了区块链的各种虚拟货币在近几年的涨幅是如此之大以后,就在大脑中得出了如下的一个等式:

    虚拟货币=高收益=诈骗,即虚拟货币=诈骗

    可是只要理性的思考一下,我们就能够发现“高收益=诈骗”这个结论是多么的可笑,仅仅是因为诈骗活动披上了高收益的外衣,就将高收益与诈骗划上了等号。而事实上,这个错误的结论的确正在影响着我们周围绝大多数的人。每当我向周围的人提到区块链或者比特币时,90%的人都会不经思考的回答:这东西是骗人的;这个可不靠谱啊;这玩意儿是传销啊,你可千万不能碰啊···

    所以,独立思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不具备独立思考的人完全依靠感觉,即完全依靠自己的蜥蜴脑作出自己的判断;而具备独立思考的人则会不会如此,他们会依靠自己的大脑皮层,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作出自己的判断。这再次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确是物种级别的。

    二、表现型人格VS进取型人格

    在我刚进入区块链投资这个领域时,我一度感到非常苦恼:周围所有的人,包括亲人,都不认为区块链是个靠谱的东西。甚至不少人直接就告诉我这玩意儿是骗人的,千万不能碰。我曾经努力的试图说服他们,但发现这根本就没有用。

    后来,我认识了我的这种心态其实是“表现型人格”在作怪。因为我希望我周围的大多数人都能够认同并且欣赏我投资区块链的做法,这样就能够显得我比较牛。这样我就顺理成章的掉进了“表现型人格”的大坑当中。

    但是经过这几个月的反思,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因为别人的不认同就感到痛苦是一件非常傻X的做法。相反,其实正是由于绝大多数人对于区块链的不认同,才给了我这个投资区块链的大好时机。

    记得有一句话很有道理:90%的人都认为一件事可以做的时候,你就不用去做了。

    如果真的所有人都认同区块链,那么也就不存在投资区块链了机会了。

    所以回到主题,我们应该摒弃掉这种绝大多数人都有的“表现型人格”,并将其转化为“进取型人格”。作为一个拥有“进取型人格”的人,则不应纠结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而是应该去思考问题本身,即:区块链在未来是否更加有价值。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别去操心别人的意见了,即使在别人的眼中你是一个傻X,这都不重要。该干嘛,就去干吧。

    三、不懂不投的误区

    在投资领域,有一个几乎人人都听说过的法则,叫做“不懂不投”。“股神”巴菲特就坚定的奉行这个法则,从来不去碰那些自己看不懂的领域,只投资自己所熟悉的领域。

    在币圈,大多数的韭菜完全不把这个法则放在眼里,所以自然就导致被庄家反复割肉,即使在牛市也难逃亏钱的命运。

    但也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看不懂比特币,可他们并不是韭菜,没有带着投机的心理冲入到币圈。因为他们看不懂区块链,所以就不投。

    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不懂不投”嘛。可问题在于,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他们在抛出了一句不懂不投之后,就把区块链抛在一边,该干嘛干嘛去了。

    他们虽然懂得“不懂不投”这个道理,可是忽视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出现了一个有价值的、但自己却看不懂的产业。除了不懂不投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

    显而易见,当然有更好的做法,那就是先搞懂,然后再投资。可为什么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有那么多人都看不懂,这不得不值得我们去深思。

    四、追求100%的安全感

    在这几年来,我发现有很多人的身上,也包括我自己都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经常会错过许多唾手可得的投资机会。有太多的机会总是因为我们的优柔寡断而溜走。

    就我自己来说,我在2017年1月就通过李笑来老师的专栏知道了GAFATA(Google,Amazon,Facebook,Apple,Tencent,Alibaba)这个概念。我经过思考之后也非常赞同李笑来老师的观点,认为GAFATA在今后很长一段的时间里上涨的概率是极大的,所以投资GAFATA是一件非常靠谱的事情。但即使我已经有了这样的认知,我还是没有能够立即买入GAFATA,而是等到了2017年的7月才分两批完成了建仓。相对于一月就买入,我足足少赚了大概40%。

    之后我就思考,为什么我没有在2017年1月就建仓GAFATA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我的执行力不足吗?

    后来我终于发现,我的行动之所以没有跟上我的认知,其根本原因就是我“追求100%的安全感”。道理非常简单:即使GAFATA在今后有极大概率上涨,但还是有可能跌嘛,还是存在银行里要更加“安全”一些。于是我没有做出在当时的我看来“冒险”的选择。

    的确,选择将钱存在几乎“零风险”的银行是显得非常的稳妥,因为钱不会亏嘛。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种为求得短期低风险甚至是无风险的投资方式,在长期看来,其实是一种风险最高、甚至是必定亏损的投资方式。

    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8年,中国货币的发行增量是GDP增量的5倍。这就意味着2018年的100块钱,相较于2008年的购买力缩水至20%,即只值20块钱了。如果在2008年,一个人为求得100%的安全感,将自己的积蓄10万元以五年期整存整取的方式存到银行,以年化5%的利息计算,那么两个五年之后即2018年,他连本带息可以拿到约163000元。但在扣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之后,实际的购买力只有2008年时的32600元。

    但是如果2008年将10万元买成腾讯的股票,那么2018年这10万元就变成了大约360万元,即使在扣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之后,实际的购买力也是2008年时的72万元。

    而相对于股票,区块链资产的波动性则更大,一天涨跌10个点那是家常便饭。所以即使比特币自从2009年出现,在过去的几年里其价值已经上涨了百万倍,当绝大多数的人仍然只敢对其敬而远之,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追求100%的安全感。

    而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我对于区块链和股市的投资的就更加坦然了。因为把钱放到区块链和股市当中,在未来的期望值无疑是远高于把钱存在银行当中的。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这的确存在亏损甚至是归零的风险,但是从概率权的角度来看,这是正确的选择。而概率权恰恰就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之间的那道鸿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13a8c8b3e404:我跟战友一样也是7月入的区块链的坑,但没花心思在上边,只是投了些钱在上面,最近暴跌都不敢动了。没有战友这么多领悟。打算重读老猫的文章,读完《精通比特币》,再把手里有的币种的白皮书读懂来。说是不懂不投,但想要赚钱的心总比钻研的心跑的快,这样亏钱也亏的比较快。该停下来等等自己的脚步。

      本文标题:“入坑”币圈半年之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bz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