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山》
文/空谷幽兰草

盲——跟瞎没有区别,眼睛失明后被称作瞎子或盲人。
导演李杨当年解释片名时曾说:“眼睛死亡了跟眼睛瞎了还不是一样?就是对良知视而不见,对外部残忍视而不见。”
穷山恶水出刁民,人性的愚昧无知,《盲山》中“盲”字——施害者对自己的恶行视而不见。
《盲山》在拍摄完过后一直无法在内地公映,直到更改了影片结局后才通过审议得以上映。
刚踏上社会的大学生白雪梅急于帮父母分担家庭经济负担,无奈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天真无比的白雪梅被假扮成医药采购公司员工的人贩子热情邀请干医药采购工作被人贩子骗进了中国西北某个偏僻的山村。
白雪梅醒悟自己被卖给当地一个40岁的农民黄德贵做老婆后,白雪梅想要回家,遭到了黄德贵的拒绝、谩骂和毒打。白雪梅从此失去了自由,被迫生活在一个陌生而野蛮的山村。
生活被严加看管,白雪梅的婆婆也是被卖给公公做了媳妇,过着逆来顺受的日子,反抗对于她们来讲是一种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
影片中,“打光棍”是被看不起的,而生了女儿是要直接溺死在河里的。只有讨到老婆还生了儿子,男性似乎才能得到“尊重”,才是“有用的”。
女人不听话就要打,打一打就好了,就不跑了。
村里的主任对于雪梅的求救不闻不问,只说这是黄家的家事,自己根本管不上。
黄德贵的表弟德诚看上去知书达理,表示可以营救雪梅,却没想到德诚性格软弱而伪善,和雪梅发生了关系,却并没有付诸行动救人。
雪梅往外写信,而村里的邮差每次收到信,都会转交给黄德贵。
村庄里的人们对于这种拐骗妇女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是帮凶,这些不能不说是人性的一种最大的恶。
一次次的出逃一次次的失败,白雪梅身无分文,寸步难行。反反复复的逃跑和被抓,被谩骂被毒打,白雪梅渐渐绝望了。
白雪梅最后通过自己教识字的学生青山的帮助而联系到了自己的父母。
少年青山的出现和对白雪梅的帮助导演是用了一番良苦用心的,希望偏远闭塞的山村,愚昧无知的人性会有复醒的那一天。
父亲和警察一同前来,白雪梅怀中抱着儿子望着自己的父亲悲惨的大叫:你怎么才来?一个弱女子的悲苦无助让人伤心落泪。
因为太多村民的阻拦,却救不出白雪梅。后来在警察的帮助之下白雪梅在几年后逃出了村子。
事实上,影片的结局,无知的村民们拒绝让父亲带走白雪梅,最后连警察都不得不放弃,父亲与黄德贵发生争吵,在绝望之下,白雪梅为救父亲,砍死了痛恨的黄德贵,这便是影片真正的结局。
影片不单勇于揭露社会真实性,敢于披露社会问题,敢于直指人性的愚昧无知。
现实有光,就有黑暗。
被拐妇女被葬送的青春和人生,如果不去了解,便真的不会有人知道。生活在阳光下是看不到黑暗的,但黑暗一直在,它只是缺少光亮照射,我们感知不到。
善良天真淳朴的另一面,也深埋着让人倍感无力的真相。
在白雪梅的问题上是如此,在别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事实是,没有人真的可以完全置身事外。
运气差一点,都会成为白雪梅。
如果把《盲山》只当成一部电影,把雪梅的遭遇只当成精彩的故事,看完就抛之脑后,那我们的“盲”与村民的“盲”又有何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