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王阳明:  一切唯心事上磨

王阳明:  一切唯心事上磨

作者: 梅篆儒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07:33 被阅读0次

            心学在这个时代之火爆,早就超过了理学八条街,这个时代是理性张扬的时代,更是感性时髦的时候,王阳明的火,是时势必然,是人性的要求,更是心学本身的优势所致。心学从产生至今,几百年来,关于阳明学的书,汗牛充栋来形容都显得寒碜,而今的图书市场,关于心学的那更是群星璨"滥",找本权威的都难。

            读了七八部阳明传记,总觉得各说各话,无所适从。不得已,我从阳明本人读起,从没有注释的文言开拔,寻找心学源头和真面目。读经不足以解经。只读阳明心学,不了解理学,不了解朱子,不了解周程,不了解孔孟,不了解四书,甚至是禅学,根本就无法读懂王阳明心学的来龙去脉。不得已,读起了心学相关的杂学,尤其是朱子理学。什么事就怕比,一比分高下,一比见是非,一比知好恶。所以,我心服口服的成了心学信徒。

            我为什么信阳明学?从我研读阳明学的感受说起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乎是整个人类前行的路径,也是人类解决所有问题的逻辑,我从众。

            首先,阳明心学是什么?我的解答是——心即一切。用阳明先生的话是心即理,具体说就是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人……陆九渊说的好,心即宇宙,宇宙即心。原来心学的根就是"心"啊,对了,就是心,你有我有人人有的那颗亮晶晶,红灿灿,热乎乎的心。别笑我,因为我看到了太多舍近求远,舍本逐末,找不到自己的人,包括当时跟随王阳明的很多弟子,做着做着工夫就跑到心外去了。心是什么?心就是,我是我,不是你,不是他的根本;心就是辨是非,能恻隐,别善恶,知羞耻,可情思的灵明;心就是人人有又人人无,人人同又人人异的差别。谁小心守护那颗心,精心打磨那颗心,谁就抓住了心学的根本。所有我说,阳明先生,只用一颗"心"教人。

            其次,阳明心学好在哪?好不好,看比较,没比较,妄说好。只跟与心学针锋相对的朱子理学对比一下,就知道心学多么吸引人。一句话,理学支离,心学易简。这也应了《周易》说的那句话: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什么?通俗说吧,就是朱子觉得人应该先知后行,通过格物而致知,这是外在知的工夫;然后通过居敬(与主静没有根本差别,只是为了怕人家误会抄袭禅宗才改成了敬)而穷理,这是内在行的工夫。结果呢,人生而有涯,知也无涯。朱子一辈子耗在故纸堆里做读书致知的学问,造了《四书章句集注》这部"不朽"之作,兼做了点其他不太出名的纸上学问,至于内"行"的工夫,真的没有精力了!而阳明呢,这个人太聪明了,他看到了朱子的繁琐,直接说知行合一,行了必定是知了,于是直接向内做行的工夫,也就是"省察克治",即"克己"工夫,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自律。如果你只看到了这,就太小看王阳明了,王阳明更高明的地方是,他认为自律的工夫不仅仅是静时做的,更需要在动时做,也就是"事上磨练",朱子的内行工夫只在静时做,结果有事时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阳明先生高明就在这里,对,就在这里,工夫就要在有事时做,所谓"事上磨练",这是儒家正学,紧承孟子的"必有事焉",因为人只有在有事时磨练自己,才能真正做到"动亦定,静亦定",这样才是活脱脱的人,能办事的儒。为了"事上磨练",我在心里拜了阳明一万拜。

            最后,阳明心学如何修?简单告诉你三个字,切切牢记牢记。第一个字:"心"。阳明学,在心上,叫心学,用心学,做心功,除心外,无心学。切记!第二个字:"事"。如果不想成为书呆子,不想成为静修僧,那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必有事焉"(孟子精华)"吾生有事"(王夫之座右铭),"必事上磨练"(阳明精髓),因为社会需要的是会读书能办事,学以致用的干才。第三个字,"志"。干什么事,干成什么事,都需要"志"的指导,志者气之帅也,人无志不成。这个"志"字,是学心学之始,学成心学的根,不信,你去读读《王文成公全集》,立志,责志,篇篇殷切!

          我不爱赶时髦,随便见佛就拜,成为心学的信徒,只是因为我相信我的心,相信我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  一切唯心事上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cp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