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极简主义小组读书
一张图,读懂《家庭断舍离》第三期

一张图,读懂《家庭断舍离》第三期

作者: 我是小抹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12:08 被阅读66次

《家庭断舍离》悦读三期

重新看待父母和自己

两败俱伤的做法

父母与孩子的类型

我们要如何加速亲离

两败俱伤的做法

如果你也在为家庭战争而苦恼,

那么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

全心全意为父母着想,

为了减轻他们的劳动量,

自己全力以赴,

为他们做了你所能想到的一切。

结果嘞,

不仅没有带动父母的积极性,

没有感动和认可,

却换来无休止的争吵。

父母气你吼你,

“你乱扔我东西,

你多管闲事,

我们的事不用你管!”

亲,你是不是更气更委屈呢?

如果你们的争吵还在继续,

那么当你看到这篇文字的现在,

就请暂停一下为父母所做的一切,

好好思考我们自身的行为。

面对拒绝和愤怒的父母,

我们是否会想到小时候的自己,

和如今被我们管教的孩子呢?

所谓的“为你好,为你做”,

都包含着责备和命令。

谁看不出来,

你在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呢?

无论是年迈的父母,

还是你认为幼小的孩子,

都会本能地做出抵抗反应的。

当今我们更多关注的,

是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

当作为子女的我们成熟强大,

父母老去的时候,

我们是否忽略了,

该如何科学地与父母相处呢?



父母和子女的类型


我们对待父母的方式,

一定或多或少,

习承了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

重新用科学的视角,

找到自己和父母所属的类型,

你会豁然发现问题,

找出让彼此舒适的沟通模式。

父母的类型

01 掌控支配型

这类父母总在有意无意命令孩子,

“你要怎么样,

你该做什么。。。”

意识里其实更在意自己的重要性,

恐惧失去对孩子的掌控权。

孩子提出的想法,

如果他们不喜欢,

会断然拒绝。

02 道具型

孩子于他们更像是道具,

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们会完全放弃自己,

把梦想移植到孩子身上,

“都是为了你好,

你要是能。。。爸妈该多高兴!”

用言语暗示孩子追求父母的认同感。

这类父母对人生缺憾非常胆怯,

不会主动尝试新鲜事物。

对孩子提出的想法,

不赞成也不反对,

总之就以维持现状来应对你。

03 子离型

这类父母能够明确地,

把自己的人生和子女分开对待。

尊重孩子的选择,

也关注自己的追求。

随着孩子长成,

和自身年龄的增长,

他们更在意的是,

“我要如何度过一生,

我要做些什么。”

有正确的生死观,

自己会打点好人生最后的阶段。

对于孩子提出的想法,

会接受也会拒绝,

但绝对基于自己的判断。


子女的类型

04 附属型

这类子女就是被掌控型父母,

念叨“要听大人话”的结果!

他们从小以无法自由表达自己,

所有欲望被拒绝,

所有任性被打压,

只能按照父母吩咐行事,

以至于长大已经不会自由表达了。

他们的意识里,

时刻恐惧被父母否定,

渴望着父母尊重自己、认可自己。

当父母年老力衰时,

这类子女长久压抑的自尊,

化作愤怒迸发出来,

对父母除了指示就是命令,

很多地方完全复制了父母的暴力和沟通模式。

05 顺从型

这类子女是从小被称赞,

“你真是乖孩子”的结果。

一直在父母铺好的道路上前行,

意识上也许会反抗,

但并不能付诸行动。

一旦少了父母的夸奖,

反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内心会充满不安。

在他们成年后,

会和父母一样,

把“为你好”挂在嘴边,

反过来过度干涉父母的生活。

06 亲离型

他们拥有的是子离型的父母,

从小被教导“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看上去分离型的亲子之间,

保持着冷漠的距离,

但独立是亲子关系的基础,

给彼此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机会。

这类子女成年后,

对父母的想法,

会全力支持,

一切实践过程由父母主导,

自己只做辅佐者。

而对于自己给父母的建议,

即使父母不打算改变,

也能心存包容,

找到与父母相处的合适距离,

保证彼此拥有各自的空间,

来实现属于自己的人生。


本期结语

现在你该了解,

如果父母不属于子离型,

我们很难在成年之后,

呈现让彼此舒适的亲离状态。

与父母的争吵,

特别是在家庭断舍离这件事上的战争,

正是彼此“越界”的结果。


要如何加速亲离呢?

从自身断舍离开始,

培养自己的俯瞰力,

以及内在的自我驱动力。

意识到父母是什么类型的人,

我一直想为父母做什么样的事。

能把父母看做独立的个体,

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

思考如何与这类型的父母交流,

时刻提醒自己与父母的立场。

从前的父母和现在我们,

相对于从前的我们和现在父母来说,

都是身体和心理的强者。

强者在动用权利的时候,

就会比较随意,

会不自觉的认为可以支配弱者。

但家人之间,

适当的距离和界限是必要的,

却永远不需要动用权利。

多一份对彼此的包容和理解,

才是家最需要的温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张图,读懂《家庭断舍离》第三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ep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