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读了好多书,回想这本书讲了什么,却发现不知道从何说起,
跟风买了好多课程,听完了也就听完了,课是课我是我,不知道如何应用,
每天忙忙碌碌,不是工作就是在学习,最后却发现还是一事无成。
其实这都是学习方法不对造成的。现在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它对个人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更频繁的要求。
这就需要我们有快速学习的能力,而《高效学习:曹将的公开课》这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学习策略,帮我们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曹将,是某五百强企业总部培训业务负责人,职场公众号“曹将”主理人,印象笔记2021年度职场识力榜Top 5,微博签约自媒体,畅销书《PPT炼成记》作者。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通过学习,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01.绘制学习地图,明确学习方向
秋叶大叔曾说:驾船的舵手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控制住风。
我们学习也是如此,只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才能知道该怎么去学。
比如我是做人力资源工作的,如果我想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该学习哪些内容呢?
有人可能会说:百度一下就行了。是的,百度上的确有很多这样的问题,也有很多人回复该学什么?可是这些真的是自己需要的吗?和自己完全匹配吗?
作者曹将在书中说到:想要有效率的学习,我们在学习之前,首先需要转换角色,去思考一下,企业对这个岗位的需求是什么,通过企业视角画出岗位画像;
再通过岗位画像,分析自己的技能,找出自己欠缺的点,按照紧急程度,划分出优先级。
还以我自己为例,我是人力资源工作,属于主管级别,我可以先从招聘软件上,根据人资主管岗位需求罗列出所需技能;
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看自己与企业需求之间有哪些差距,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
最后,根据差距和学习的优先级,制定学习计划。
人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重要的是罗马,而不是去罗马的“路”。
请不要为了纠结到底该选择哪条路,而忘记了你的目标“罗马”。
02.逐一破解影响学习的因素,做好学前准备
在我们生活中,自律和减肥,是被大家疯狂追捧,却又极难成功的一件事,这些事很难做到吗?
并不是,只不过大家总是在依靠情绪和意志力去做。
但是人的情绪动荡是很大的,意志力也是非常考验人的,如果想要达成一件事,只依靠情绪和意志力是很难达成的,更需要心态、状态、行动上的支撑。
首先在心态上,要保持参与者心态。
在我们身边可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 自己辛辛苦苦忙碌了一整天的成果,领导看了一眼就说这不行那不行,觉得领导找事。
和其他同事合作,可是大家总是推三阻四,觉得对方很难配合。 和领导汇报了很多次,领导没有听进去,出了问题,却又被埋怨工作不到位……
很多人在遇到这类事情时,总是觉得自己遭遇了不公平对待,满心委屈,甚至自怨自艾。
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态,在遇到挫折或者问题时,总是把责任推拖到对方的身上。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这种心态调整为参与者的心态,即自己怎样做能避免这些情况,仔细分析领导的挑剔和自己原本的计划有哪些区别,改过之后是否比原来要更合适?
大家推三阻四背后的原因在哪里?果真是对方难以配合还是真的给大家造成了不便?
之前汇报的问题没有被重视,是否是汇报方式出现了差错,应该怎样才能让领导重视起来?
两种不一样的做法,会造就不一样的结果,受害者心态,习惯于逃避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参与者心态,重在参与问题,我可以做什么去改变,更容易解决问题。
在《性格修正》这本书中也曾说道:当你不再把自己当作往事的受害者,而是成为自身经历的意义塑造者,过去是意义,是故事,那么,你就能重建和设计自己的过去,以及未来。
我们在学习时,将心态调整为参与者心态,会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挫折,解码为学习的方向,从而通过各种方法助力我们走向终点,更好的塑造自己的未来。
其次是状态上,保持心流状态,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我们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感受,在家工作不如在公司工作效率高,手机在手边不如手机静音放在自己距离远的地方效率高。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进入心流状态,在家里工作,可能会轻易被家人或者周围环境所打扰,手机在手边可能会被某个网页或者对话所吸引,从而忘记了自己要做的事,等回过头来才发现时间已经浪费了一大半。
如果我们在心流状态下就能够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更加全神贯注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那么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呢,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六个步骤: 穿正式一点——桌面整理干净——准备一本便利贴——准备一支笔——写下今天的学习目标——倒一杯水——手机设为勿扰模式——准备一个闹铃。
我们可以按照作者的方式来体验一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创造自己适宜的环境,帮助自己快速进入心流状态。
最后是行动,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习的习惯。
文森特.梵高曾说:伟大并非来自一次行动,而是由一系列小事汇集而成。
我们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学习之前,先想想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去学,激发自己内在的动力,当想要退缩时,想想这份初衷。
将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再设计一个启动按钮,让自己按下这个键就能立马行动起来,比如在学习之前给自己倒一杯水,整理好书桌等等,让自己做好这些就能立马进入学习的状态。
在完成一部分目标时,给自己一份奖励,比如想买很久一直没有买的包包、衣服、口红之类的,让自己更有动力去继续学下去,养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才能走得更加持久。
03.四种学习方法打造核心竞争力
1、通过偷师打开局面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偷师就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向他人学习。
通过与前辈的学习,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哪些渠道更有价值,免去自己很多弯路。
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向他人的请教,更是日常对他人的观察,毕竟工作之后,没有人有义务事无巨细的去教你,更需要自己留心学习和总结。
之前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文员,每天通过帮老板买票、买礼物、订酒店,每次记录,总结出了老板的一些规律:在什么情况下入住什么样的酒店,什么样的客户送什么级别的礼物。
这也是向人学习的一种学习,真正意义上的“偷师”了。
2、通过听课和阅读建立系统认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想要学一样知识,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读书,进行主题阅读,将这一类书籍全部读一遍,心中也就有了系统性的框架,这就是慢功夫。
想要更快的了解就是听课了,这是讲师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学习打磨出来的课程,相对于读书更加便捷。
3、以实践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实践就是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边学边用,总结自己的方法。
很多人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光学不用。
比如人们常常说的早起,有的博主说:你不要一下子特别理想化,你不要从8点直接就想提前到五点半,而是每天提前十分钟,让自己有个适应的过程。
很多人评论,说这个根本没有用,其实有用没用,你为什么不自己试一下呢,光靠想象怎么能够知道真实结果呢我们上学的时候,只是为了考试,只要记下来就可以了,可是成年以后,我们更多是为了学以致用,这个时候知识管理就很重要了。
作者在书中提供了行动学习法:首先识别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找到破解问题的思路,其次通过学习找到解决方案,最后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这都是学习成长的一个机会。
乔布斯也曾说过一句扎心的话:如果你很忙,除了你真的很重要以外,更可能的原因是:你很弱。
学习力就是现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这本书图文结合,看起来没有任何压力,让我们一起摆脱“弱”的状态,从学会高效学习开始,打造高效的人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