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读书笔记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领导者》中讲述了许多20世纪著名领导人的事迹,并从中总结出了尼克松眼中的伟大领袖需要有的特质。首先,他最尊重的领袖是戴高乐,他从戴高乐身上总结出一个伟大的领袖需要与民众保持距离。只有与民众保持距离,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通过塑造自己的高大形象,使别人不会认为自己可以被随便亲近,这样在民众心目中树立一个高冷的形象。这样不仅会使人有敬畏之情,还能在有距离的情况下保持与民众的接触。这样才能称为一个高高在上,却不让民众遥不可及的领导人。对于中国的政治,尼克松的见解稍有偏见。在他眼中,蒋的意图更接近美国的理想,他想恢复中国的传统,他认为旧秩序损坏了传统,因此要反对。他还反对吸鸦片,缠小脚。但他不是民主派,尽管他引进了制宪政府。他认为,问题不是自由不够,而是自由太多。正像孙中山说的那样:“我们变成了一盘散沙。”所以中国需要纪律。蒋说他所寻求的纪律能够把中国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充分发挥出来他认为,问题不是自由不够,而是自由太多。正像孙中山说的那样:“我们变成了一盘散沙。”所以中国需要纪律。蒋说他所寻求的纪律能够把中国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充分发挥出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如果没有毛,就会缺少神秘性。这种神秘性不仅吸引了那些征服了中国的狂热的支持者们,而且鼓舞了全世界的千百万人。但是毛像那些最革命的领袖们一样,会破坏而不会建设。 周也会破坏,不过他有着革命领袖少有的才能,能够做比统治废墟更多的事。他能保住过去那些最好的东西,并为未来建立一个新社会。毛谈到自己时说,他身上有虎气,也有猴气。在他身上,交替地表现出冷酷无情的一面和充满幻想的理想主义者的一面。”毛不像周那样,他没有把他个性的各条经纬编织成一个整体,却让每条线索把他拉向不同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