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浩
今天教师节,韩愈的《师说》一开始就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论语》中子曰:“四十不惑”。四十岁前,人生充满疑惑,离不开老师来解惑。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满打满算十八年。那么,人生四十岁前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光阴在充满疑惑的混沌中独自摸索。解惑,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然后选择。
这十八年里,各科老师教了很多的知识。现在用的最多的是小学老师教的加减乘除和汉字三千,忘得最干净的是大学老师教的材料力学和高等数学。但老师的影响并不以谁教的东西多,谁教的有用来衡量。
老师的口头禅:要努力啊!因为勤能补拙。岂不知,现在有这么几句心灵鸡汤的话:选择比努力重要,在错误的路上越努力就越失败。人这一生面临很多选择,也逃避不了选择,而我们的课程里却没有《选择》这门课。
师长常常代替孩子选择,偶尔把为数不多的机会让孩子选择“是”和“否”。孩子选择“是”,多报以赞赏,假如选择了“不”,则暴跳如雷或不漏声色地循循善诱。孩子面对选择时,就患上选择困难症,以至于不会选择。更没有“say no”的勇气。
从小就开始练习选择,上学考试做的那么多的选择题为证。选择题教会了我们知识,但并没有教会我们选择的方法。
学渣的发明更管用些。如:三长一短就选短, 三短一长就选长。两长两短就选B,参差不齐C无敌。多么实用和无厘头。
“选择”这门课虽然没学过,但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是这门课的成绩单。多么痛的领悟多是拿到这成绩单后的感慨。选文理科,报哪个学校和专业,考研还是工作,卖不卖股票,买不买房子,结不结婚,生不生二胎,等等诸如此类,哪一个不是“选择”这张试卷的题目。
不看结果,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1.应该没有人放弃选择;
2.估计马云会选择b;
3.估计不少人会选择a;
选择a或b,这是博弈和概率的问题,这是理性和感性的问题,但千万不能放弃选择。小概率的事情看起来容易,但很难实现;大概率的事情则显得遥远,其实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在麻将桌上,输的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筹码时,很多人选择孤注一掷或者自暴自弃赶紧输掉走人,这是不理性的选择。
什么是正确的选择?这个复杂的,理性的,非人性的选择,我也说不清楚。用反向思维来考虑的话,就是赌徒选择什么,就反其道而行之。赌桌上,赌徒成为赢家,这是小概率事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