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就表了决心,要拨开藤尘,开启阅读《曾国藩传》,带领读者们走近曾国藩,领略他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
这样说得过于文绉绉,说白了就是要去多维度了解曾国藩生平,他都经历了什么?我们能从他身上看到什么?意会到些什么?
这不,此篇我马上就跟大家来走近曾国藩的京官时代。曾国藩的京官时代可不是一言两语能说完的,更重要的是我压根就还没看完曾国藩的京官时代,哈哈哈。这一篇,我就先带着大家来聊一聊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
针对曾国藩七次科举落榜之后,随之在考场上有如神助,一路顺风顺水,春风得意的经历,我想归结为一个词,越努力越幸运。
但我此篇想说的越努力越幸运,想侧重讲的是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他让我联想到一个恒久不衰的话题,那就是原生家庭。
可以说,曾国藩之所以能这么有目标性地走上官宦之路,就是曾玉屏给创造的条件。这不是什么强摁牛喝水,而是在当时,有了功名,一个家族的地位才能稳固,家族稳固了,家族成员自然就能安生。
并且从曾国藩的后述看来,他自己也很乐于接受这样的铺路。
曾国藩就是乘了原生家庭的凉,毫无生计压力地走上了科举之路。当然了,因为曾国藩自身的能力,以及前期被教授的方法不对导致他走了不少弯路的境遇,也并不能抵消良好的原生家庭环境所带给他的福音。
原来,曾国藩之所以能那么早地走上科举考试之路,并且最终能够以28岁这样的幼龄跻身当时基本是三十几岁组成的翰林学士队伍当中,要很大归功于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是他的祖父曾玉屏给他创造条件,引领他走上了官宦之路。
但曾家本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曾玉屏也是经历了很长一段的时间的努力才得来的发家致富。对此,我认为,曾国藩后来能有那么顽强的意志去坚持走官宦之路,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良好家风的传承。
曾国藩祖父曾玉屏在经历了不务正业,遭人冷眼碎语的暴风打击之后,决定要靠自己双手耕田种地,振兴家威。他日夜苦干,艰苦奋斗了十几年,置了百十来亩地,使曾家从普通的中农变成了家境殷实的小地主。
随着曾家威望的建立,曾玉屏又做出一个重要决断,那就是把自己的长子曾麟书送去读书。
曾玉屏不惜重金,请来当地最有名的老师,摆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一定要把自己的儿子供出来。可惜曾麟书实在是太笨了,怎么也中不了秀才。眼看着儿子没希望了,倔强的曾玉屏又把希望寄托在长孙,也就是曾国藩身上。
你知道曾玉屏对曾国藩有多用心吗?
曾国藩虚岁才五岁,曾玉屏就命曾麟书给他开了蒙。才八岁,就读完了五经,也就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难懂经书。才九岁,就开始学作八股文。刚刚十四岁,就让曾麟书带着他到县衙的礼房报了名,填写了三代履历表,办好了保结手续,开始了科场生涯。
说实话,我认为曾国藩是令很多人羡慕的,羡慕于他打小就被引领着走上了一条在当时最为正确的道路,并且他自己也刚好喜欢。
事实上,孩子们原本是不知道往后的路怎么走的。而如果家长们能创造条件提供多条路给到孩子们,孩子们才有选择的空间。这就是所谓的先有选择才有选择。
我认为曾国藩能有后面的大作为,最应该感谢的当然是他自己。但他也一定不能忘了要去感恩他的祖父,他的父亲,他的原生家庭。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