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友在群里发了几张老式自行车照片,自嘲道:“我骑着来赶集了”,其实是一个陌生老人骑的。
看到的瞬间,为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时代感真强!看模样,估计它比你年龄大多了。谢谢分享啊,也带给我零零星星的火花,我也写几句心情文字去。”
是啊,正因为少见,甚至不见了,“物以稀为贵”,所以他看到的第一时间便贴到了群里。我刚好也心有共鸣,触动心弦。
好惊奇!这五十年代的产物,竟然能保存如此之久。除了车座和前把被磨擦得稍有光泽之外,那锈满全身的外表,无不说明它是穿越时空的一道别致风景!
(一)
岁月的侵蚀,已经模糊了它清晰的商标,不知道它究竟是谁家的“红孩儿”。但我最先想到的名字是“飞鸽”,那1936年创建的天津自行车厂生产,新中国解放后1950年自行设计诞生的第一个自行车民族品牌,享有“中华老字号”的称号。
曾几何时,这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是天津自行车产业的代名词。在自行车成为中国人普遍交通工具的过程中,“飞鸽”与上海的“永久”“凤凰”出尽了风头,被称为中国三大自行车品牌。
在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被称为中国家庭“三大件”,在物资凭票供应的年代,如果谁能分到一张购买“飞鸽”的珍贵票券,那相当于享有了一项赢得社会普遍羡慕的福利。当时的婚礼,一辆崭新的“飞鸽”往往是女方的全部陪嫁,赢来的是群众的阵阵艳羡。
尤其1989年2月25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对中国进行访问。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时,将两辆飞鸽牌自行车作为“国礼”赠送予其夫妇俩。从此“飞鸽”顺利进入美国市场,曾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第三世界国家的物资之一。
如今,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国民钱袋子持续增涨,公众消费水平日益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满足,“骑车”变成了“汽车”,“两轮”难见变成了“四轮”普遍。
今非昔比,“飞鸽”老式自行车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小巧轻便的折叠车、没有车梁的淑女车、琳琅满目的电车、绿色低碳环保的汽车、电汽车、无人驾驶车,等等。
“飞鸽”,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缩影,是中国文化的积淀,是飞翔在历史长河上空一只熠熠生辉的和平白鸽!
(二)
此时此刻,感慨万千。“飞鸽”穿越,也带我飞回到了遥远的七十年代,勾起了那些若隐若现的电影片段……
在与苦难抗争的那些沧桑岁月,飞鸽自行车属于一种奢侈品,甚至全村也看不到一辆。父亲作为老教师,靠着积攒微薄的工资和农田收入,全家人勒紧腰带,狠狠心买了一辆飞鸽自行车。
记得买后,惹得全村人艳羡,别人经常来家里借骑,父母大方大度地为乡亲们提供出行方便。说到这里,又想起了几寸的黑白小电视,当时也很超前,每到晚上,左邻右舍都搬个小板凳来我家,看电视连续剧。
姊妹六个,也许在家排行老幺的缘故,相比较一个哥哥和四个姐姐来说,我像父亲的掌上明珠,被捧在手心里。正应了那句老话“天下老的向小的”。
记得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每次去双塔赶集,都骑着“飞鸽”自行车带着我,让我偶尔能看到村庄之外五彩缤纷的世界。去柏枝寺大姑家串亲戚时,为了节省时间,父亲就抄近路,骑着车子穿梭于田间小道。
在经过一条干涸的洺河时,父亲骑着“飞鸽”自行车,也不下车,从河这岸一下子滑行到河那岸。又陡又大的斜坡,助力自行车一种展翅飞翔的感觉,让当时斜坐在高高前梁上的我,大呼小叫,快乐如小鸟儿。现在想想,真佩服父亲的车技和勇敢。
七、八岁时,因为偷偷在麦场学骑“飞鸽”自行车,把右臂摔骨折了,但不敢告诉父母,怕宽严相济的父亲家规惩罚。自己便强忍着剧烈撕扯般的疼痛,从傍晚一直熬到第二天早晨。父亲看着我又粗又肿又胀的小胳膊,一再追问,我才道出实情。
父亲二话没说,便背着我辗转几站地,到了邯郸一家医院。那时候医疗设备和诊断技术落后,不知道有没有乡镇卫生院,不知道县医院能不能接骨,现在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是从邯郸医院回来的。
从医院回来后,给学校请假,休学一年。在父亲的陪读下,在家自学,用左手写作业。因了父爱的教育和辅导,手臂康复痊愈后,我的学业没有落下,反而蹦跳了一格,从一年级直接跳到了三年级。
提到学自行车,好像又依稀看到了父亲教母亲学骑车的情景。打麦场上,父亲紧紧握住车架,固定住车子,母亲坐上去,像踩高跷一样,东倒西歪,别别扭扭地转圈。母亲是个急性子,虽然没文化不识字,但不傻不笨,在父亲的耐心帮助下,最终也没学会骑车。颇有遗憾!
看到飞鸽自行车,就忆起了那些似水流年,想起了父亲、母亲,想起了全家人共度难关的温暖岁月,重温了一遍那如山般的伟大父爱!飞鸽,是父爱的代称,是家庭幸福的象征。
积攒了二十多年的思念,今天化作小棉袄一声绵绵简短的问候,父亲,你在天堂还好吗?天堂里有“飞鸽”自行车吗?(2021.12.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