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书城偶然看到了《古文观止》这本书。想起来自己小时候看过的那本古文观止了。那本书还没有看完,后来不知所踪,所以这次看到这本书,毫不犹豫的买下来了。可惜一直没有空于是就搁置在书架上了。
这次因为疫情宅在家里没法出门,正好有时间可以翻看起来。看了好几天了,越看越喜欢,真是古人的智慧经过千年的沉淀,后人的整理,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经典了。古人的语言很简洁,讽刺的词也用的很巧妙。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春秋时期的郑庄公的描写。郑庄公虽然他个人品德并无可取,但他干净利落的平定叛乱,避免了更大的动乱,他开创的“小霸”局面也拉开了春秋诸侯争霸的序幕,算是有为之主。但是因为他的个人品行问题,有了《郑伯克段于鄢》。文中写到因为段不敬兄长,所以不用“弟”。交战双方好像两个国家,所以用“克”。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胞弟有失教导,也表明了这是庄公的本意。不写“太叔出奔”,是难以下笔的缘故。
这篇文章之前在专升本考试的备考阶段也有出现过,老师也有讲过大概,但是因为时间篇幅缘故没有细讲,这次看古文观止,也算是对细节的补充和完善。
汲取古人智慧,学着在生活中应用,我们都能成长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