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
清代绍兴人吴楚材、吴调侯是叔侄,长期设馆授徒。《古文观止》是他们为学生编的教材,此书成为当时读书人的启蒙读物,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问世以来,影响非常广泛,清代吴兴祚在其序言中称“以此正蒙养而裨bì后学”。辛亥革命以后仍有很多学校用它作国文教材。
吴氏叔侄把选本定名为《古文观止》,虽说有点自夸之嫌,倒也没有言过其实。“观止”二字来源于《左传》的《季札观周乐》,有“无以复加”的意思,表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
《古文观止》选取了上起东周,下至明末中国散文中部分精品,大体反映了中国散文发展的轮廓。其中包括《左传》《国语》《公羊传》《礼记》《战国策》等多部典籍中的选文,还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名家的佳作,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是语言精练、短小精悍、便于传颂。
鲁迅先生说:“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我想,这许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们也该留意的吧。”他又说“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
不少人批评《古文观止》漏选了辞赋和记事散文中的很多名篇,其实,《古文观止》有自己的选文标准。
首先,选本不选儒家经书、诸子散文、人物传记,这是古代选本的一个传统习惯。梁代的《昭明文选》就是这样做的。儒家经书是官方规定的必读书,没必要再编入,不过《古文观止》还是突破性地选了《左传》中的一些精彩段落。
其次,诸子散文,是代表不同的哲学、政治观点的学术专著,离开了整体而选个别篇章,其实是与《古文观止》普及性入门读物的性质不适宜的。
第三,《古文观止》没有选传记文,是为了适应科举时代的需要,因为那时应用最广泛的不是纯粹的记叙文,而是议论、抒情或夹叙夹议的文章。所以《古文观止》只选了《左传》《史记》中少量夹叙夹议的文章,情节曲折细腻的战争故事与人物传记都没选,而大量选择了古人的辞令和作者的论赞。
第四,《古文观止》基本没有收入辞赋作品,是因为辞、赋不属散文,而属韵文,所以,只收了散文化了的《阿房宫赋》《秋声赋》《赤壁赋》,而未收《吊屈原赋》《登楼赋》等大赋。
在这些标准之下,《古文观止》表现出了两方面的特色:
一是突出一部作品或一位作家的代表其思想或艺术风格的篇章。
如外资辞令《齐桓公伐楚盟屈完》《阴饴甥对秦伯》《烛之武退秦师》《齐国佐不辱命》等,或铺陈道理,中肯周到,或委婉曲折,变化多端。
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各有思想与艺术风格,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曲折自如,善于发不平之鸣,又善于在论说中插入对人情世态的典型刻划;柳宗元的文章能突破儒家思想的某些禁区,书写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生活,他常常在山水游记中寄托忧愤;欧阳修善于跌宕唱叹,一往情深,疏淡清新;王安石散文则以深刻见长,表现出政治家的锐利眼光;而三苏父子都善于纵横议论。
二是对于同一体裁的作品,入选时注重表达角度不同,避免雷同单调。
《古文观止》选书信十九篇:李斯的《谏逐客书》影响了重要决策;路温舒的《尚德缓刑书》发表了重要的政治主张;马援《戒兄子严敦书》写长辈对子弟的教育;司马迁《报任安书》写的是有才之士内心的不平。写法也各不相同: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反复引喻,不能自止,几乎可以听到蒙冤哭泣之声;柳完元的《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险语惊人,独辟蹊径,用独特的议论开导友人,让人破涕为笑;李白的《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豪放倜傥,没有乞怜之态;韩愈的《应科目时与人书》,通篇用一个比喻,反复形容自己的才能与处境,恳求于人又自负甚高。
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个道理,“熟读古文两百篇,等闲可过文言关”。
可这也是一句可怕的经验,当年“熟读并背诵全文”是让所有同学恨得咬碎了牙的课后作业。
那时候,为了拿到文言文考试的十几分,身边摆了一本厚厚的古文词典,什么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倒装句,一段百来字的文章被拆得七七八八,零零碎碎,现在想来实在是惨不忍睹。
还记得当时硬着头皮一板一眼的背诵,一词一句的分析,有模有样。
试卷发下来就运笔如飞,欣欣然地写什么仕途受挫、人生羁旅,感叹空有报国之才却不被赏识,人生应当及时行乐等等。
现在想来竟然十分有趣,一群十几岁的半大孩童整天坐在教室里,握着笔咬着牙替千百年前的文人们操碎了心。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倒不是说看书不必深究其意,而是当你的年龄、阅历、心境随着你的生活和成长到达某个阶段,面对这一段文字,你有时就可以穿越千年的时空和那些写下这些文字的古人们遥遥相望,因为你们的思想和心情在这一刻是相合的。
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它可以跨越时光。
但是,这个阶段自然也是没有那么容易达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