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俺爹拉着俺赶到时三爷爷已经被停在屋子北墙边,头顶脚下都燃着油灯。三爷爷被白布从头到脚盖的严严实实,俺爹拉着俺跪在地上重新磕头俺爹哭着喊“三叔……”俺哭着喊“爷爷……”泪流了一脸。几个婶子过来拉起俺边抹泪边给俺穿孝,还问俺爹“给娃儿系个孝带子得了,不是亲孙女,娃儿还有你跟她娘呢全孝不好吧?”
俺爹抹了把泪“全孝,俺不在乎这些说道儿,三叔没个后俺跟秀儿就是三叔的后人……”叔,伯,婶子们听了抹着泪分头忙活起来。俺跟爹跪在三爷爷尸身旁给前来送三爷爷的人一一回礼。
俺爹抽空把那几只大雁送回去让姥姥帮忙喂着,没想到它们哀鸣着怎么都不肯离开。俺爹又红了眼圈儿,最后在叔,伯家几个大哥哥帮忙下才好不容易将它们赶回家。
三天后 三爷爷要入土为安了,林场的几个老人指挥着几个大哥哥将三爷爷抬入赶制出来的棺木里。三爷爷家离林场的墓地很近,可几个老工人商量着要带他们的老哥哥再走一走他走了一辈子的这条路。
俺爹哭着递给俺一把笤帚让俺给三爷爷扫路,俺还小也不懂这些由一个婶子带着走在前面。棺木跟着俺一路走过各家各户,一路向山脚走去。
路过俺家附近,院子里的几只大雁突然拍打着翅膀冲着栅栏门冲了过来。看似笨重的身子在撞上栅栏门前一直拍动的翅膀将它们托起飞向空中。送葬的人群停下脚步看着在上空盘旋悲鸣的几只大雁不停抹着泪。
“老徐啊,你的大雁来送你啦!你没白养它们哪!老徐,一路走好……”场主大伯带着哭腔高声喊着。大家便跟着喊“徐爷爷”“徐大叔”“徐大哥”“徐老弟”“一路走好……”
在那个林场工人一个月还不到三十块钱工资的年月,在那个连鸡鸭都不让养的岁月,在娘吃完姥姥偷偷买到的二十个鸡蛋后三爷爷的大雁产下的蛋救活了弟弟。
娘因为生产垮了身子,奶水本就不足又没有什么吃的渐渐的奶水就断了。三个多月大的弟弟饿的整日哭闹,娘掉着泪将那些雁蛋蒸成蛋糕儿一点点喂给弟弟。再后来又加了小米粥一起喂给弟弟。就这样弟弟慢慢的胖乎起来,小脸儿也不再邹巴巴的。娘还是留了些蛋给那些大雁,那一年的夏天穿过林场那条大河里几只毛茸茸的小家伙跟着大雁身后笨拙的划水。俺则嘻嘻笑着在岸边甩动着手里的柳枝。
三爷爷去世后俺爹才给俺说起三爷爷的事。三爷爷行三,当年跟爷爷好的都能穿一条裤子。爷爷结婚早,俺爹都八岁了三爷爷才娶了三奶奶。(爹不说俺还以为三爷爷没娶过媳妇呢!)俺爹说三奶奶就是难产去的,那时候条件还不如现在呢!林场就那么几个人,守着那几间破木屋,最近的村子都要走五十多里才能到。
林场的小伙子虽然有工资拿,比村里人土里刨食有保障。可谁愿意把姑娘嫁进这鸟不拉屎的深山老林!俺爷爷是家里给定的亲,俺奶奶跟爷爷成亲后随爷爷刚进林场就哭了。荒山老林的看不到几个人,有那么点工资都没地方花。
那时候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哭过,奶奶也就认命了。跟着爷爷在林子边开了些荒地苦是苦了点儿,倒是也能凑合活着。后来便生了俺爹,林场物资有限爷爷奶奶便只生了爹这一个孩子,不过感情倒是越来越好。
爹说当年爷爷对奶奶特别好,总是采了野果,蘑菇,木耳,黄花菜……回来让奶奶不至于挨饿。命运啊,就是爱捉弄人!俺爹八岁那年爷爷原本要送他出去读书的。可是爷爷跟三爷爷巡山时有棵枯树突然倒下来,爷爷推开浑然不知的三爷爷自己却被死死压住,等到三爷爷再带人赶回去爷爷已经去了。
那时三奶奶也已经怀孕五个多月了,也挺着大肚子跟着来给奶奶赔罪。奶奶哭喊着问三爷爷“为啥死的不是你?孩儿他爹要不救你能死?”三奶奶就直直的跪了下去,奶奶见了不忍心,拉不动三奶奶就抱着她哭。
三奶奶生产时,奶奶牵着俺爹过去帮忙接生。其他几个嫂子也忙的团团转,可是不知怎么三奶奶就是生不下来大伙儿急的直转圈儿谁也没办法。三爷爷赶来林场的牛车拉着三奶奶就出了山,天不亮走的,天黑透才回来。
三奶奶没能坚持到镇上,跟还没出生的孩子一起死在了去镇子的路上。三爷爷呆呆坐在牛车上嘴里叨叨着“建国爹,老哥哥,早知道该俺去死啊!如今你的家没了,俺的家也没了,报应啊,都怪俺出去巡山还喝酒……”
其实不怪三爷爷,俺爹说俺三爷爷冬天里巡山掉进雪窝子里差点丢了命。俺爷爷救出他时,他已经冻坏了腿脚 。那以后三爷爷常年都要穿棉鞋,棉裤再厚膝盖还是冰凉冰凉的。俺爷爷为这没少找偏方,三爷爷发现喝酒能好受点之后就让运输物资的人帮忙带些酒进山,膝盖疼了就抿一口。
三奶奶去世后三爷爷再没娶妻,除了留点酒钱他的工资基本都拿来给奶奶贴补家用。深山老林的,奶奶一个女人若没有三爷爷帮衬着怕是早就饿死了。爷爷的抚恤金少的可怜,没有工资的奶奶不停的开荒。靠土里刨食,将俺爹拉巴到12岁就因积劳成疾早早的丢下俺爹去了。
三爷爷想把俺爹接过去照顾,俺爹恨三爷爷害他没了爹又没了娘守着爷爷奶奶的小木屋哪都不去。三爷爷就拿上老洋炮去打兔子,狍子,回来洗剥好给俺爹送过去。俺爹犟,说啥也不吃,可耐不住饿啊!十多岁的半大小子正长个子,奶奶留下的那点粮食哪够,后来也就接受了,不过还是不肯跟三爷爷说话。
后来三爷爷又攒钱给俺爹寻了个媳妇,就是俺娘啦!原本俺姥姥是不愿意的,俺三爷爷红着眼圈儿给姥姥讲了俺爷爷,俺奶奶的事儿。还说“建国那娃儿认干,人也本分,现在在林场也是正式工人不是?你闺女嫁过去总比土里刨食强吧?你看现在外边儿的局势,咱这还没兴那啥运动,外边儿可是乱的嘞……”
就这连哄再吓的说服了俺姥姥把俺娘嫁过来,俺三爷爷赶着牛车将盖了红盖头的娘带回来的时候俺爹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俺娘后来跟俺爹说三爷爷给姥姥留下大半车的山货还有一百块钱。姥姥留下了东西把钱硬塞给俺娘抹着泪说“玉芬儿,外面是越来越乱不是娘心狠,山里清苦些可是也安稳得多。跟你叔去吧,好好过日子,等你生娃儿娘去伺候你……”
俺娘说俺爹听着听着就哭了,俺爹打那以后才开始跟三爷爷来往,当亲叔叔一样的尊重,照顾。三爷爷年纪渐渐大了,加上膝盖受过寒爬不了山了,便不再去巡山开始跟年轻人一起伐木。因为性格温和,又会讲故事,林场里的人都很喜欢三爷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