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不怕大家笑话,这么大的人了,竟然在追《最好的我们》这部剧。虽然我的高中生活简单到可以用“书呆子”三个字来形容,然而,书呆子的高中生活依然有故事:
同耿耿低分考进振华中学不同的是,我在距离中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学校通知说根据上一次考试的成绩,年级前三名可以不用参加中考,直接上高中,巧的是我正好第三名/(ㄒ_ㄒ)/~~。就算是现在的我看来,也不知道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就在别人备战中考的时候我却已经开始了高中生活......
每天上午上课,下午考试,考完自由活动,晚自习的时候把下午的试卷发下来自己订正,然后周六去新校区做实验。那时候大家最喜欢周六的实验课,因为午休的时候可以在阶梯教室看视频。然而那两个月里的我却并不轻松也不快乐,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深刻的认识到我其实只是一个平庸得甚至有些笨拙的人,开始发现原来我的数学并不好,物理化学也好不到哪儿去,唯一还可以的语文和英语却也只是中等水平。而那些整天不看书不预习也不复习的人却可以轻轻松松考得很好,我第一次认识到,有些事情就算努力了也不一定有预期的结果。而那些人不只是成绩好,还各怀才能,什么钢琴十级、二胡十级、小提琴十级之类的,于是我又一次深刻的意识到,同一起跑线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也是在那两个月,我和一个六年级时形影不离的人渐行渐远,那个时候不懂事,不知道友情的来之不易,不懂珍惜,加上学业的压力,冲动得对朋友说了不该说的话,有点儿像贝塔和简单闹变扭的时候,却又不完全一样。虽然我们现在也有联系,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纸,一旦纸被折皱了,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抚平到没有痕迹,何况中间还隔了三年高中和四年大学,被偷走的那些年......
九月份开学时,我们又分了一次班,可怜我班上同学还没认识几个就又分开了。我的新同桌是一个爱看小说的女孩子,那时候她每天都会熬夜看小说,基本一天一本的节奏,什么饶雪漫、明晓溪之类的,然后同桌的她就算这样,每次考试依然比我考得好,虽然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平庸,却依然不甘心地坚持着、努力着。关于这个同桌,有个小故事,那是一次活动课,我们做听前奏猜歌名的游戏,然后猜到的人要把这首歌唱一遍,然后有个同学唱了一首《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她突然就稀里哗啦的哭起来。后来我才知道,她有个男朋友,但是没考上我们学校,当时她离开学校的时候,她男朋友就给她唱了这首歌。虽然知道了她为什么会哭,但当年的我真的特别特别不能明白,一首歌而已,怎么就能泪如雨下了呢。现在我才知道,有些时候有些歌,还是一个人听的好,因为某首歌某段音乐一旦与生命里的某个人关联到一起,当有一天物是人非的时候,你会怀念有那个人的时光,却也会怀疑有那个人的曾经......
还没到高二,我们就开始分文理科了。班主任以及我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找我谈话,希望我选文科,因为选文科可以继续留在强化班,选理科就要去普通班。好在我有开明的父母,他们让我自己决定。那个时候语文和英语150分的卷子,我基本都可以考到120分以上,然而就算这样,语文和英语的单科成绩在班级也最多只是个中等而已,所以,我的想法是,既然选文也好不到哪儿去,为什么不选自己喜欢的理科呢?!余淮在知道耿耿要选文科的时候,他说:“要不小爷我也去学文吧,反正就算我去学文也一定比你学得好”。但最后的最后,还是耿耿为了余淮学了理科。我那时候的选择与他人无关,所以就算后来的我差点儿没考上大学,我也一点都不后悔选择了理科。
《最好的我们》里有这么一句台词:
你说,大家来参加升旗仪式,是不是为了能光明正大地偷看一眼平时不容易见到或者能见到却不敢明目张胆注视的某个人?
在新的班级,有个升旗手帅哥,听说那时候很多别的班的女生会找我们班同学买升级手的照片,10块钱一张。不过还听说护旗手中有个男生更帅,他的照片15一张。也许这就是最好时光里的男孩女孩最直白的喜欢与不喜欢吧。一切靠颜值说话!也许成绩很好很用功的人会得到异性的尊重和认可,但永远不会得到喜欢。就好像贝塔不会喜欢徐延亮,简单不会喜欢周末一样吧。
和整天亚历山大,每次打电话回家说到成绩都会哭的高一相比,高二的生活轻松多了,也平淡多了。唯一可以嘚瑟一下的是,在高二的第一次阶段考,我以之前在强化班多学了一些课时的优势,破天荒的考了一个班级第一,年级第八的成绩,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这也只是我比别人多学了一些而已。还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是被实验的一代,第一批参加小高考的一代,那时候为了小高考,每天早读课都在狂背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常常是背到喉咙痛得发不出声音了,休养好了继续大声背诵。午休的时候还要去机房写VB代码,除了小高考的四门课程,还需要考一个信息基础。(后来上了大学,机缘巧合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门语言课就是VB。我能说,现在的我觉得第一门语言课程可以是JavaScript或者Python么,虽然我是.NET程序员)平庸的人生无需辩解也无需后悔,3A1B的小高考成绩让我连6A加分的期待都没有了。
高三又分了一次班,不知道为什么每年都要分一次班,最最坑爹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连教室都要换,从原来最靠食堂的地方换到了离食堂最远的地方,宿舍的位置在整个校园的最西边,教室的位置在整个学校的最东边,从宿舍到教室要走上整整15分钟,也是醉醉的 。高三是最枯燥的一年,却也是最神奇最反转的一年。为什么叫“反转”的一年呢?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
物理由C变B,化学由A变C
这样的反转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我差点儿连大学都上不了,我其实到现在都不明白物理那么难,怎么就考到B了呢?化学那么简单怎么就考成C了呢?听别人分析说,那一年的物理太难了,大家都不会,于是我这种成绩不好的知道自己不会也就无所谓的随便写两句也得分了;那一年的化学太简单,大家都考得非常好,于是我这种不上不下的就还是迷迷糊糊猜元素的时候猜错了吧。听到这样的分析,我只想说,原来我是适合做有困难有挑战的事情的呀!
数学由不多于90分变130分
说到数学的反转,我就想先说说坐在我后面的两位学霸级人物Z和G。比如同样一道题目,Z可以简单两三个步骤就完美得得出答案,但是我可能要写上一大堆的步骤,才能慢慢找到答案。于是经常出现的状况就是,我请教Z某个题目的时候,他会两三句话就讲完了,可是我压根儿啥都没听懂,然后Z就会说,我的给你抄吧。可是就算看着他的答案我还是无法理解他的思路和解题方式,跟看天书似的。G也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我们之间经常会出现的状况就是,我请教他一个题目,给我讲一遍我听不懂他就给我讲第二遍,第二遍我还是听不懂,他会讲第三遍,可是第三遍我还是听不懂的时候,我说你把你的答案给我抄吧,G会说,不给,你哪里不懂,我再给你讲一下。除了这两个个性还蛮独特的学霸外,不得不提的就是我高三的数学老师了,每次讲试卷,我必定会被叫到黑板上做题目,每次上去做的都是我不会的,于是我真的是数不清我到底“挂黑板”挂了多少次!可是,我真的觉得数学能有这样的反转,绝对是离不开这位数学老师这样的照顾以及学霸G那奇怪到一定水平的耐心的。有点儿像余淮、耿耿他们放学后结对的学习小组,不过我们的补课没他们那么事儿多罢了。
最后,我想说高中的我除了是一个书呆子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路痴,因为高考最后一门考结束要回教室的时候,我迷路了,找不到自己教室在哪儿了。走了三年的校园都还是不认路,这路痴程度也是无可匹敌了吧。
参数名 | 必选 | 类型 | 说明 |
---|---|---|---|
username | 是 | string | 用户名 |
password | 是 | string | 密码 |
name | 否 | string | 昵称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