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887429/c7db113f11866db3.jpg)
堂哥下午在金华北山顶,小西湖附近,看见雨雾缭绕风景朦胧秀丽,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发给我。
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也是我未曾见过的降低了身段的尖峰山,在盆底的鳞次栉比又密麻错落的城市市区,再远处是层峦叠嶂延伸天际的南山,隐约看到安地水库。
作为土著原住民,春节回老家期间我也去登山探幽,山顶还都是没化的积雪。深山荒无人烟的溪涧里,乱石嶙峋间,零星分布着野茶树,常年的原始森林化,大部分由于周边大树的遮阴,野茶树作为灌木很难长高。最高的一蓬,主干也只有我手腕粗,三米多长,不是竖着长,从根部开始就被压弯了横着长。其余的大部分都是由于遮天蔽日在沙石中营养不良外观低矮细瘦。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87429/70affecb263deed8.jpg)
摘几片老叶入口细嚼,一点都不苦涩,满嘴茶青气,回甘中正温和。这些都是古老的茶籽的一代代的繁衍生息和自生自灭。中华民族的茶祖神农氏发现了“荼”,慢慢地跨地域传播种植,无从考证何朝何代到了这里。大抵是有过许多佛教的寺庙和庵堂,也有诸多洞天福地的道家的清修,汉人对茶的审美决定了茶树品种的优胜劣汰。于是兴盛于唐宋,明清成了贡茶,生于岩上成为“婺州举岩”,泡开汤色如碧乳又别名“婺州碧乳”。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87429/d03715ebc32214a0.jpg)
其实历史的变迁幻化无穷,电影《倩女幽魂》的实景“兰若寺”就在图片中心盆底郊区的区域,某朝某代的民不聊生举目荒凉,也许是战争,也许匪患,也许泥石流等天灾,也许瘟疫...而茶农也在某一刻断代,茶树在野林溪涧巨石乱石间被覆盖和侵蚀成为不成片的数量稀少的零散杂灌木,到了民国时期古老的“婺州举岩”制茶工艺也彻底失传。
度娘上有的词条,是新工艺的仿古追溯?原材料和树种和生长方式,有所不同。而所谓的汤色碧乳惊艳,梦中追思。好比二十多年前溯溪登山,溪潭石缝间随处可见的四脚小蝾螈,已然绝迹。俱是沧海桑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87429/a1d25ebf12cbd3a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