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大三线博物馆,居然人满为患
祖孙三代很普遍
说明三线精神在传递扎根
今天去攀枝花大三线博物馆。这是一个很早就有的计划。去了后,很吃惊,居然出现小堵车,无处停车,路边全是车。
进了院内,鲜花盛开,人来人往,到处都是人。我以为大年初一,又是这样一个不时尚的纪念性的地方,可能人不会太多。
我想错了,这里人真的很多。去到里面一看居然70多岁的岳母也跟着姨妹们来了。她是三线建设者,她没有走进去,她只是坐在门口,看我们进去参观,看着人们进进出出。
我1987年7月23日到达攀枝花。那个时候,大三线建设因为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也开始战略转移。我经历了攀钢的艰难、努力和不断逆袭发展。
我在写这家代表中国三线建设的优势企业的过去与未来。
因为要写"大三线逆袭",我关注攀枝花和攀钢的建设,以及他们共同的未来。今天要系统参观,是为了给自己补课。
三线大逆袭丨三线精神在攀枝花传递扎根攀枝花是因为大三线而建设的城市,没有三线就没有攀枝花市,也就没有这座诞生于不毛之地,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是大三线建设的"榜眼"和王炸,是党和国家十分关心的地方。它是传奇,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攀枝花能够建设这个博物馆,纪念三线的伟大战略决策,传递三线精神,记住一代人的付出与努力,记住他们的奉献与热情,记住中国人民和他们的巨大牺牲,让这个世界充满了对这代人的尊敬与感动。
攀枝花做了件功德无量的事,真诚谢谢攀枝花。攀枝花的诞生代表一个时代、民族的奋斗与崛起,攀枝花建设这个博物馆,让这个时代和中国人民的努力,生动形象起来,让人们更加真切感受到,幸福是奋斗来的!
很高兴,太多老年人,他们穿梭于馆厅,他们是在穿越自己的荣誉与时代。给他们一个怀旧和纪念的地方。他们的精神与成就,因此永生难忘。
很高兴,祖孙三代同行。他们正在传递,正在继续过去的传承。我想,这就是攀枝花的故事,这就是攀枝花的精神。
很高兴,一群年轻的学生,手拉手一起来看看。他们来到这里,专注而驻足,阅读与拍摄,他们在走进一个时代。
很高兴,妈妈带着女儿,注目和介绍每一场景。小姑娘很专心和安静。
很高兴,爷爷拉着孙女,从历史照片、情景再现、实物展示和历史影像前走过,走过历史的一幕幕。
很高兴,这么多人,来到这里。
三线大逆袭丨三线精神在攀枝花传递扎根虽然有自称是攀枝花人,评论自驾游的人们时,表示不喜欢川A的车,他们觉得川A的司机素质不高。
我不知道什么缘由,我也不必为自己的川A辩论,很多事情都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看到有大量的川A、川F、渝A、陕A等外地车,堵在去大三线博物馆的路上,我仍然觉得开心。
有这么多人,在大年初一的上午,来到攀枝花,参观大三线博物馆,向大三线的建设者致敬,了解云三线建设的今天与过去,无疑这是幸事!
那位站在雕塑旁的小女孩,你在想什么?那位抱着孩子的爸爸,你是向他们讲述爷爷奶奶的荣耀吗?那位牵着孙女的老人,你注视那么久,你想起了什么?
我是感动的。
我在建设者手印墙上,据然发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孙善武,马景强,沈世荣……这是我熟悉的身边的建设者!
三线大逆袭丨三线精神在攀枝花传递扎根我很幸福。我为一对老年夫妇在那里合影。
他们特别选择角度,要求把花取进去。那是个很好的背景,写着这样一行字: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着觉-毛泽东。
在这新春佳节,我祝愿他们健康快乐,吃的好睡的香,这座城市,就是他们的骄傲,这座城市,就是三线者不朽的丰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