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

作者: 桉子哥哥 | 来源:发表于2024-02-22 13:24 被阅读0次

    第五章第二节/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状况

    这一节在分析欧美与我国的语文课程目标,从分析中见问题。

    1.批判性阅读

    欧美学者一直将批判思维作为创新精神的核心部分来看待,他们主张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开发人的批判思维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思维。

    看到欧美的批判性阅读,我想到我们学习任务群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可谓异曲同工之妙。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思辨性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见解和表达,有自己“个性”的理解和认知,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巧妙的是作者列出了批判性阅读的外部标准(区别事实和观点,识别作者的假设,鉴定作者的资格,确定出版物的可信性,确定信息的传播,辨别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找出作者的偏见),看到这些其实也就是要抱有怀疑的态度,要溯本求源,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些外部标准可以直接借鉴到我们的思辨性阅读。

    2.修改

    修改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是作者基于对包括题目、读者和目的等方面的“修辞环境”的清醒体认,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对内容和形式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还包括对文体、样式以及遣词造句的熟练把握。

    我们在写作教学时强调修改,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就像贾岛的“推敲”,推敲本身也就是思维的运用,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活跃程度。但是平时我们的修改功夫没有下到位,这也是学习心境和习惯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写作文写完就万事大吉,就连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很少进行反复的研讨修改,不可下细功夫。这也提醒我,作文入门教学一定要带着同学们进行修改,一学期两三次的修改作文课坚持下来,我相信同学们也会对修改产生兴趣。

    3.研究与实际教学相脱离,看完我国语文课程知识状况的负面扫描,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学者所做的研究与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是相脱离的,可谓花开两朵就真的各表一枝。其实我作为一线教师很少看理论性书籍,更别提有所研究,所以学以致用就缺少水源。而研究者往往连课堂都没有进过,停留在纸上谈兵,研究者与教学者在各自的领域埋头苦干互不干涉就造成理论脱离实践。

    很多时候相脱离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百家争鸣”毫无根据。老师死读书,不肯抬头去问为什么,而且也照本宣科让学生读死书,没有了为什么,学习一片死气沉沉,没有生机与活力就缺少个性。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有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辨性阅读,懂得思考与研究,这样理论与实践二合一,教学才能真正直通心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xg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