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译文】做老师的一定要先掌握学生不同心理,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纠正他们的过失。好的教育方法,就在于善于发扬学生的优点,纠正他们的缺点。
【感悟】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保障,正如打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性格、习惯、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有密切关系。学生的思想状况、情感、需求又决定着他的外部行为。尤其是问题学生,如果想转化他,必须全面清晰地了解他。
人无完人,都有缺点,也都有优点!肯定、赞扬、激励是发扬优点,不仅能进一步提高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从这方面得到的认可肯定及自信能迁移到其它方面。给学生一个自信的支点,孩子们就能爆发出撬动地球的巨大潜能。
十六、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译文】擅长教学的人,能使学生自然地随着他的引导来学习。这样的人,他言简而意明,道理讲得含蓄而精微,所用比喻虽少却使人易懂,这可以说是善于使学生跟随他而进行学习。
【感悟】教师是用心灵唤醒心灵,用心灵引领心灵的崇高职业!教师的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才能吸引学生乐学的教师。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滔滔不绝没少说话、没少费力、但学生还是昏昏欲睡、思想游离。究其原因首先是教学思想落后,不善于调动学生,其次是语言干涩乏味,没有吸引力。只照本宣科,缺乏幽默感、缺乏故事性、缺乏感染力,缺乏悬疑性,重复拖沓、嗡嗡呀呀不知所云。语言的锤炼功夫是教师重要的基本,也是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
十七、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译文】君子明白求学有难易,又懂得学生天赋有高有低,然后才能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当老师。
【感悟】学生的智能化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性格习惯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差异是存在的,也是明显的,教师只用一种方法,教所有的孩子,显然是不行的!博喻真是一个经典好词,凝练而深邃。广博的譬喻,用多种方法的启发引导,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无论干什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通达透彻才能做好。教育成败的规律、教育的方式方法就是开展教育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只有知道了这些才能真正的干明白教育,做明白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