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苦难辉煌》第三章《岩浆》读书笔记

《苦难辉煌》第三章《岩浆》读书笔记

作者: 敬文加油 | 来源:发表于2020-07-04 14:16 被阅读0次

第一节 领袖·思想·意志

时势造英雄,英雄仍须识时势。

常人也能觉出眼前的量变。但很多时候,伟人也无法立即察觉将要出现或已经出现的质变。孙中山有面对辛亥革命的遗憾,陈独秀李大钊也有面对中共一大的遗憾。

俄国的列宁,中国的毛泽东,皆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皆对自己担负的使命,表现出一种果敢和不可抑制的自信。列宁的自信来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来源于对过去和未来的透视,毛泽东的果敢和自信,来自他对中国大地的深刻了解。

政党的核心是领袖。

领袖的核心是意志与思想。

第二节 谁人发现蒋介石。

蒋介石上台就其必然性来说,将是一部现代史著作;但就其偶然性来说,则该归于苏联顾问鲍罗廷。

近代中国是个大舞台。这个舞台演绎了多少兴衰、美丑、胜败。原先默默无闻者,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大放异彩者,最终又在这个舞台上暗淡失色。发现、提携蒋介石的鲍罗廷在一年之中,由伟大的“政治活动家”变成了一个要立即捉来枪毙的“阴谋家”,政治人物,就这样瞬息之间沧海桑田般的演变,完成让人瞠目结舌的角色转换。

第三节 笔杆子,枪杆子

毛泽东对枪杆子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他最初并不赞成暴力革命,倾向于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而不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最后真正教会他认识枪杆子的是蒋介石。

毛泽东通过蒋介石对枪杆子的运用,真正看清了他的真面目。而从枪杆子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出路。

缺乏实力的共产党人,不掌握武装力量、没有枪杆子,即使有再深奥的理论修养,再犀利的政治判断,再庞大的民众组织,在一个只凭实力说话,谁力量大谁就嘴巴大声音大的社会里也难于成事。

批判的武器永远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

对毛泽东的选择不是共产国际的选择,而是历史的选择,对蒋介石的选择,也不是生中上的选择,同样也是历史的选择。

【思考与启发】

武昌起义再一次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对辛亥革命至关重要的武昌起义,孙中山不但事前未能参与,还几乎去电阻止。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被共产国际看好的毛泽东,领导工人阶级最终战胜了蒋介石,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关文章

  • 《苦难辉煌》第三章《岩浆》读书笔记

    第一节 领袖·思想·意志 时势造英雄,英雄仍须识时势。 常人也能觉出眼前的量变。但很多时候,伟人也无法立即察觉将要...

  •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

    一。看完整本书,最大的感悟是人无完人,当我们试图用脸谱化的方法去简化任何一个人的时候,都是错误的。 胜利,...

  • 苦难辉煌

    当有一天我把自己感动哭了,所有的付出无论成功与否,我曾心胜过。每每遇事总伴艰难险阻,向我发难。人微言轻、又不便推辞...

  • 苦难辉煌

    泪流过青涩的脸庞, 汗流过瘦小的身躯, 在奋斗的路上, 谁不是一路颠簸, 没有鲜花与掌声, 只有冷眼与嘲讽。 脆弱...

  • 苦难辉煌

    洋洋洒洒六十万字,没想到那些耳熟能详的近代史我也能看到那么认真,真是见了鬼了,不过真的觉得不错,很少有书我想看第二...

  • 苦难辉煌

    “我们曾经是奴隶,否则不会有从1840到1949中国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我们也拥有英雄,否则不会有从194...

  • 苦难辉煌

    人这一生要翻千座山、走万里路、遇到很多人、做过很多事,到年过花甲之时看透世间万物,离开这人世。 在前进的过程中,每...

  • 苦难辉煌

    今早读金一南教授写的《苦难辉煌》,突然看到毛泽东在长征途中作的《十六字令》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苦难辉煌

    生活的苦难像一面镜子,折射的是面对生活的态度。你苦,他也苦,你乐,他也乐。饱受身体的折磨,但是精神的富有减轻身体的痛苦。

  • 苦难辉煌

    随手在连部拿了一本书,对着暖阳翻开,扉页上的寄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他们承受苦难,我们迎来辉煌”。 不知道当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苦难辉煌》第三章《岩浆》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xu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