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为了什么?我们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增长知识?博览群书?增加涵养?凸显文气?…这些都不全面和准确,前一段时间听某老师讲:学习是为了改变!一下子如醍醐灌顶,透彻之极,又想起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学习并马上去实践,在实践中去改变,这才是学习的关键。
曾几何时,我们都怀揣梦想,规划未来!但进入社会之后,在社会这个充满诱惑、机遇、风险和挑战的环境下,有些人经不起诱惑,选择了享受和沉沦;有些人抓住了机遇,一夜成名或暴富;有些人遇到了困难而一蹶不振;还有些人选择了遁入空门,远离尘世的喧嚣。这就是人的选择和差别。今日的选择就是明日的结果。
在经历了社会的渲染之后,当初那一颗怀揣梦想的心、一颗纯粹的心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各种变化,梦想变得那么不值一提,志向都变成了空谈,所谓的圣人思想都变成了大道理,谈起来还略显羞涩与尴尬。这一些的种种都是因为自己的心被事事物物的尘埃蒙蔽了,那一颗纯粹的良知之心已淡然无存了。于是人们变得狂躁不安、抑郁、浮漂、贪婪和以怨报德,逐步失去良知的本性。这些是多么令人担忧啊?
改变是痛苦的,但不改变是永远痛苦的!海尔集团张瑞敏说过:“自杀”等于重生,“他杀”等于灭亡;他这里的“自杀”就是改变、转型,并且是痛彻心底的改变,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创造更多的“困难”,来强健自己强大的内心,抓住更多的机遇,实现成功!而“他杀”等于被动接受,不愿意接受现实,更不愿意改变,随波逐流,让私欲膨胀,蒙蔽在内心的灰尘任其蔓延。那一颗纯粹的、光明的良知之心永远无法拨云见日,重现光明。这样的人生暗淡无光、浑浑噩噩。
学习是为了改变,学习不光在书本上学,要在事事物物上学,要在收获或挫败当中学,要在诱惑和寂寞上学,在事上磨炼出自己意志,克去那八颗毒刺之心:怠心、傲心、贪心、忿心、妒心、忽心、燥心、吝心。找到属于自己的良知之心,最终达到良知。用良知之心去生活、去工作、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这,才是真正学习的目的。
刘长征
写于2018.8.29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