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选择阅读金瓶梅,只是好奇使然,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金瓶梅就是一本淫书,谈金瓶梅色变;我跟朋友说最近在读金瓶梅,朋友意味深长地对着我笑,仿佛我做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然并卵,真的很黄。
《金瓶梅》这个书名取自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位女子的名字,这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个人物形象。
从古至今,潘金莲的淫荡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习惯把那些貌美无德、内心狠毒的坏女人叫做潘金莲,感觉最近新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莲》电影票房节节攀升与潘金莲的知名度密不可分,大部分人都是奔着潘金莲去了,包括我。大家都憎恨淫荡无度心狠手辣的潘金莲,为什么还如此关注她,这也是人心不可思议之所在。
纵观,古代女人三从四德,可以被随意买卖,没有尊严无条件服从男人。在我印象最深的是潘金莲为了讨好西门庆,潘金莲主动要求西门庆把尿溺在其口中,我惊呆了,古代的女人为了留住男人真是卑贱到如此地步。当时就在想如果我生在古代,会不会成了宁死不屈的烈女。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潘金莲最后被武松五马分尸,死不得其所,这也是其报应;潘金莲一生纵欲邀淫、耐不住寂寞,淫荡无度,与其有染的男子不计其数,没有伦理道德底线;自私恶毒,心狠手辣,勾结西门庆毒害丈夫武大郎,嫉妒间接谋害宋慧莲,狠毒吓死官哥孩儿,纵欲无度累死西门庆,其罪行不能一一细数。在如今看来,潘金莲品性和行为着实让人不齿,刷新了我对女人恶毒行为的观念,但是在读完之后也为其感到悲哀。身处男尊女卑、一夫多妻制的封建社会,女性根本没有任何的自由而言,对女性的身体精神感情各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扭曲。
说实话,对李瓶儿的印象没有潘金莲的深刻。读至李瓶儿在官哥孩儿死后伤心过度,也不久于人世,死后,西门庆茶饭不思硬是哭了三天三夜。西门庆以花心淫荡为名,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想不到也算一个重情义的男人。在李瓶儿病重时,想尽一切方法找最好的大夫,夜夜陪伴还请道士点长明灯;人死后,花大价钱买了上好棺木,还连续祭奠四回之长;可终究人走茶凉,李瓶儿尸骨未寒,西门庆就勾搭上奶妈如意儿,真是前人走后人笑。纵观全书,人对于生死离别看得太开,让我有点无所适从。
李瓶儿表面上看似谦让和气,见人,只顾一笑,万人无怨,深得小厮下人的认同;有时候看来真是如此,譬如处处受到潘金莲的辱骂和陷害都只忍气吞声,西门庆问起也不会告状,处处忍晦;外人看来,她可能是软弱无能、与世无争,恰恰也是其高明之处吧,温柔体贴巧于心计,这也可以从她当初与西门庆合计陷害花子虚中看出。
看了前面七十回,对春梅印象可谓蛮深刻,春梅作为侍女中,唯一敢于冲撞西门庆的人。在春梅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女性身上没有的一些特性,坚强自信、独立聪慧,可偏偏处于奴隶的地方;春梅是潘金莲房下的丫鬟,两个彪悍的女人赶在一起注定不得安宁;春梅结局本算完美,嫁给周守备享受荣华富贵、风光体面的生活,却未曾想到会死在自己的淫欲之下。
说金瓶梅是淫书也不为过,文中到处充斥着情欲,似乎所有的人都活在压抑中,封闭的家庭氛围,单调的生活方式,男人除了吃喝嫖赌听戏,女人除了吃喝玩乐就剩下淫欲了,单调的生活方式,扭曲的人性,造成人们都只追求最原始的欲望乐趣,想想也是可悲。
说实话,《金瓶梅》作为中国四大奇书之一是值得一读的,但千万不要当成淫书来猎奇。静下心来读,它的故事其实很迷人,读到最后你会觉得很震撼,又会有所悟,为书中人而叹,为世事而叹!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里面描述了各种美丽的丑恶的人性,人性真是每个时代都参不透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