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5-14

2018-05-14

作者: 许秀江智库的平方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19:46 被阅读0次

特高压线上的女孩

在蓝天白云间行走

这张照片中行走在蓝天白云之间的人是个二十多岁的小女孩。她不是在表演走钢丝,也不是在看风景,而是在工作。她现在站的位置距地面五十五米高,风一吹过来,脚下直晃荡,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戈壁,站在这上面,感受的是天地的辽阔与人的渺小。要是没点勇气,你不敢上来,要是没点胆量,你也不敢在上面从容作业,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规定的工作内容。照片上这个勇敢的女孩就是国家电网山西供电工程承装有限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女子巡检组的张宇。她所在的位置是昌吉~古泉(准东至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六标段),她脚下的电线是目前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张宇在线塔上要完成的任务是对线塔上的所有部件逐一检查验收,这是张宇每天的日常工作。不过,今天与往日所不同的是,张宇和她的队友宋雪倩一起,第一次把这些工作搬上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电网,登上了世界上距地面最高的输电线路。因此,张宇和宋雪倩成为系统内,也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这个电压等级的超高压线路上开展高空作业的女电工。这不仅是她们本人的骄傲,也是国网山西供电工程承装有限公司的骄傲,更是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中国电力员工的骄傲,她向世人展示了新一代中国工人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风采,展示了新时代国企员工尊崇质量、务实敬业的精神风貌。

千里黄沙一点红

登杆爬高的活,是整个电力系统里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尤其是那些新的输电线路的铺设,遇到的困难就更是多的难以想象。不管是沼泽戈壁,还是高山大河,都挡不住电力工人建设的脚步。高压输电线路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于大泽荒漠之畔,电力工人们就沿着这条电力线路延伸的轨迹,勇敢前行,把能源和动力传到城市乡村,把光明和温暖送进千家万户。据说,如果这条世界上最先进的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可以同时点亮4亿盏30瓦的电灯,把半个中国照得更加明亮。

架设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一项质量标准极高的系统工程。它要求线路运行要能够经得起各种复杂情况的考验。其中,具有最好的绝缘性是线路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施工建设中最难以实现的技术瓶颈。尽可能增加导线距地面的距离,加大导线的平行间距是提高线路绝缘性能的主要手段。电力行业有个经验说法,电压水平提高一倍,导线距地面的绝缘距离也要相应增加一倍。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线路,这意味着这条线路也是世界上架线最高的输电线路。其线塔的在高度一般都在百米以上,比我们在大城市中所看见的线塔通常要高出一倍以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导线的最低点具有离地面八层楼高的安全距离。超高压线塔的这种身材上的高大上决定了架设这样的输电线路,不仅是个技术水准要求极高的技术活,也是一个需要施工人员有把力气的体力活。所以,在全长3324千米的线路施工工地上,各标段活跃在工程第一线的都是清一色的棒小伙,他们中很多都是毕业于名校的大学生。其中也不乏硕士博士这样的高学历学霸。不过在施工现场,一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除了脸上的眼镜还透着几分书生的秀气以外,每个人都成了富有阳刚之气的电力工人。整个千里施工现场都是男人主导的世界,缺少的就是女性的阴柔之美。如果哪个工地上有女同胞来参加劳动,那么,这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新闻。如果哪个工地上有女同胞登上了线塔,和别人一样开展高空作业,那么这样的消息就会成为让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施工人员备受鼓舞的特大新闻,产生振作士气的奇妙效果。

   

神奇的时空变幻

特高压输电线路,高耸入云的线塔对男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历练。对女孩子们来说,则是一种挑战。高压输电线路上的高空作业,是一种体能消耗极大的工作。张宇告诉记者说:“高空作业,手边必备的工具就有十多斤,还要把各种护具穿戴齐全。护具虽然不算太重,只有5斤左右,但为了确保安全,绑的都比较紧,戴上护具后,一下子感觉笨了不少,抬胳膊抬腿都变得不太容易,在线塔的梯子上移动每一步,都很费力。”上线塔上检查线路是否正常,是张宇她们女子巡检组的工作内容之一。可是她们平时攀登的线塔最高也就20米左右。而超高压线塔比这高了一倍还多,别看高程就多了这么几十米,但对于张宇她们来说,却是颇富有挑战的天路,女孩子们的臂力和体能的潜力与男孩子们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张宇说:”爬塔爬到30多米的地方就明显感觉体力不支,但是低头一看一起参与自检的师傅们都在努力攀爬,我也顾不得累,更不想因为自己耽误工作进度,一鼓作气爬到了横担,虽然在地面时已经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但是站在55m的高度向下看的时候还是心里发慌腿发软……”

张宇和宋雪倩登塔后的工作是检查线路安装的各个部件是否正确,质量是否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在安装过程中,是否存在部件损坏的情况……她们的任务是代表公司完成施工质量的自我检查验收,严格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包括绝缘子和导线在内,不留死角,哪个环节都不放过。

自检要求下串出线,也就是说,张宇她们必须走出线塔,下到随风飘荡的导线上去,这对第一次在这个高程上作业的姑娘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向前迈出第一步,就是在超越自我,创造奇迹。张宇说:“开始下瓶串,刚下第一脚就感觉脚底打滑,赶快回到塔身,重新观察塔身与瓶串连接情况后小心翼翼的倒退着下了串……开始在瓶串上慢慢移动……”“这个时候我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像凝固了一样,也不知道到底过了多长时间,我才一点点地挪出了那段其实不算太长的瓶串……”,走完了瓶串,接下来就是过导线。这是张宇她们这次高空作业难度最大,最危险的一段,也是最能展示中国电力女子巡线工风采和英姿的一段。本文开头的那张压题照片就是这个时候拍的。“走出瓶串,迈向导线的那一刻,我觉得身子一下子飘了起来,像行走在白云上一样,脚下在不停的晃动,我努力的调整身体,迎合着这种晃动的节拍儿向前迈步,最开始每一步都很小心,一点都不敢抬脚,虽然有两道保护,还是生怕一脚踩不稳就把自己挂在线上,走了十几步之后渐渐放下心来就开始大步往前走了,走了没几分钟,回头一看自己已经走出了几十米,将近半档了……”高空作业与地面的时空感觉是不一样的。张宇不止一次提到,在线塔上感觉两个塔之间的距离很近。“也就是一百多米吧,在导线上,不大一会儿就走过去了,真的很短!”张宇这么说。其实,她们那天登上的线塔在全线的编号为N4018#一N4019#,呼高55米+15米,全塔70米, 档距四百多米。那天她们和其他工程人员一样,在高空中工作了五个小时。行走在蓝天白云间,真的有神仙那种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感觉。

    超高压工程的建设者差不多都经历过这种神奇的时空变幻。在长达3324千米的11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地,成千上万的电力工程建设者就是在这神奇的时空变幻中,建起了这条横贯中国的银色电力通道。

    张宇所在的国家电网山西供电工程承装有限公司承建的甘6标段,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尤子山北到武威市凉州区红水村,总长141.758公里,地处戈壁和沙漠交错之地,是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压工程中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最为恶劣的地段之一,不但地理位置偏远,而且不少地方山势崎岖,塔位坡度陡峭,施工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是电力施工中难啃的硬骨头。特高压线路的每个铁塔重七、八十吨,高90到120米,每个班组25人左右,一周时间才能组装一基铁塔。到了放线的时候,每个场地至少需要50名电力工人同时作业,他们经常需要在100多米的高空作业,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在登塔的时候,他们还要把几十斤重的工具和仪器携带到塔顶。在施工过程的每一天,他们都经历着和张宇一样神奇的时空变幻。

从山西承装公司设在甘肃省武威市的项目部驻地到各个施工现场,最远的距离能有八九十公里,每天一大早,施工人员简单吃口饭,便成群结队地准备出发了。大多数工地的位置都很偏僻,路况不好,一路颠簸,需要一个多小时方能到达。到了现场,稍作准备,便开始登塔,往往到了下午3点多才能从塔上下来吃午饭。等到回到驻地,已经是灯火通明了……。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线塔也一个一个在荒野中树立起来,  从地面往上看,架在空中的输电线像是一根细细的银线,伸向遥远的天际。

    从2016年5月30日甘6标段正式开工,到2017年12月31日全线架通,国家电网山西供电工程承装有限公司在581天里,共完成基础浇制271基,完成铁塔组立271基,完成架线施工141.751公里,百分之百的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千里荒漠中跃然出现了一条银色的巨龙。

每一次跨越都是一种创新

  架线工程全线贯通不是特高压线路建设的结束,而是施工向精细化迈进的开始。特高压电路高耸入云,纵横千里,是古往今来少见的庞大建设工程,堪与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相媲美。不过,特高压电网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粗放豪迈,而是追求精致细腻。这是电力系统赋予特高压电网的独特品质。线路中的每一个部件都要安装的准确无误,每一处连接都要做到分毫不差。甚至每一个螺丝钉都要拧得松紧适度。从下完线的那一天起,工人们就开始对架起的线路进行不厌其烦的打磨。大到线塔倾斜角度的检测,导线弧垂的测量,小到金具塔材导线绝缘子等各个部件有无损伤,都要经过不知道多少遍的筛查。特高压线路全面贯通以后,所有的建设者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像绣花一样对这条长达3324公里的银色巨龙进行精雕细琢,擦亮龙鳞龙爪龙眼,让这条巨龙熠熠生辉,富有活力。

    张宇所在的国家电网山西供电工程承装有限公司承建的甘6标段,早在2018年年初就进入了全面的精细化施工阶段,已经先后完成了施工、监理两级自检。这次张宇她们登塔检查,是由承装公司组织的投运前的第三次大规模自检。张宇她们运检分公司作为这次检查的主力,冲到了检查最前线。这是一次高水准的检查,除了人工检查以外,公司在检查中还使用了无人机,对塔头金具和导线通道情况进行拍摄,张宇她们在线塔上逐一排查塔身、导线、金具各部分的连接情况,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电压超过一百万伏的特高压线路,在如此高的电压下,绝缘子上面的一些微小裂痕都可能在将来投入运行中引发意想不到的事故。张宇她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事先消除这些隐患,并建立起整个标段线路各个环节的完整资料档案。

每次自检都形成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这些数据资料不仅是特高压建筑建设者们劳动成果的见证,也是将来线路安全运行的保护神。作为承装公司一名输电运行专责,张宇参与了3次线路验收工作,线路日常巡视工作,但更多的工作还是集中在办公室,整理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料。2018年年底,

昌吉—古泉 ±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就要投入运营了,国家电网公司组织验收的日期也越来越近,张宇她们显得比往日更忙碌了。

世界上掌握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国家不止一个,为什么只有中国独领风骚?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并成为一带一路上代表国家创新实力的中国名片,在五洲四海落地开花。中国在特高压电网方面取得了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一方面来自于中国掌握了全面的特高压技术,在理论上引领着全球特高压技术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中国的施工队伍卓越的落地执行能力。在工程师的圈子里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件精品的问世,三分靠设计,七分靠工艺。特高压电路的建设就是这样。作为世界上第一条100万伏以上的高压输电线路。理论上的技术是成熟的,但在实践中把它落实,还是会遇到许多艰巨的挑战。现实中的复杂环境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是意想不到的,需要施工人员不断的创新去加以克服。

昌吉—古泉 ±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翻山越岭纵行千里,作为能源输送的高速公路,免不了要与其他高压输电线路交叉重叠。这种高压线上的立交桥,是所有高压输电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的环节。在建设新的线路过程中,原有的高压线路不能停止输送,带电跨越,施工难度之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仅山西承装公司承建的甘6标段,就有16项这样的跨越。要完成宏伟的建设目标,每一次跨越都是一种创新。中国在特高压输电领域全球夺冠,说明中国不仅在技术上是世界第一,中国电力工人的素质和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世界第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5-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aj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