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拿起闲置已久的笔,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起,闲来无事将它握在手中,却惊奇地发现许久未碰触纤细的笔杆也在瞬间多了些妩媚动人.用手指轻轻攥住它,在雪白的A4纸上写上几笔,随着它圆润的笔尖,白纸上也就多了些许令我熟悉而又陌生的方格字,看惯了显示屏上生硬的字体,忽见这黑得彻底的字迹,愈发感觉和它已经久未谋面.如老友相见般厚重,悠长,让人倍加珍重.但重逢的喜悦之中越发感到和纸笔间增添的是陌生,是聚少离多的惆怅.如他们能言,那些阔别已久再次重逢时的话语又怎能不让我动容.但他们只是无声的述说,用血液化为黝黑的墨迹,用雪白身体承接住深沉的情感.在一黑一白之间感叹境遇的凄凉.
在这个键盘横行的年代,提笔写字似乎也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伴随着键盘的敲击信息就轻而易举地传发出去,而将情感倾泻于白纸之间再将它传递出去,这种效率低下的过程在这个讲求高效与快节奏的时代会显得多么的格格不入.一件用手机或者电脑几秒钟就能完成的对话,又何必大费周章的显见于纸上!有人说这个时代是科技进步的时代,是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的工具必将取代旧的事物,高效率的方式也最终要独占鳌头.我们的生活方式会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会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也会改变.什么都可以改变,什么都在不断地追求更强更快.难道真的要让人最后的感情表达也变得那么又快又有效率吗!即时通信上的一句"我爱你"和承载在白纸之上,包裹于信封之间,辗转于邮差之手,最终送到姑娘手中的那句"我爱你"到底会有什么不同?情感的表达不是快餐,也不是速溶咖啡.情感的经营需要时间,需要介质,就像一壶陈年老酒,干洌的泉水让稻米的精华舒展,时间的积淀使香气历久弥新.勿让情感沦为网络世界快节奏的附庸,并在这廉价的信息传递中让它的价值大打折扣.当邮差轻轻扣响你的房门,将仍残留着他手里余温的信封交到你的手中,用刀子划破凝固了的胶水的桎梏,抽出信件,缓缓舒展它身子.当走过千山万水的文字跃然浮现在你眼前之时,才会体会到笔与纸承载的那份厚重的情感.在人们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利益的今天,追求物质给人带来了诸多的满足,却也带走了太多情感的交流.仔细斟酌这一得一失会渐渐发现,感情的缺失会比物质的匮乏痛的多,也这种痛更难去弥合.
记得前些年的一个报道,一对老夫妻做好了丰盛的年夜饭,希望儿孙围坐在桌前过个热闹的团圆年.未想到晚辈们人是来了,却各自拿着手机自顾自的玩起来,原本热闹的年夜饭却变成少言寡语的自助餐,老爷子一气之下掀翻了桌子,宴席不欢而散.也许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报道了,但绝不是个别情况,或许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人们的情感需要语言.行为.语气来充分表达,需要媒介去承载.而当交流媒介变成了狭小的显示屏,当空洞的动画表情代替了言语与书信时,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屏幕中的自己是不是还是真正的我.一个"呵呵"不能代表哈哈大笑,一个"想你"也代表不了夜不能寐的思念.有一天当你面对显示屏的眼睛终于空虚的不能自持时,关上显示屏,望一望那黑洞洞的屏幕中反射着的自己的双眸,或许在哪里你会找到真的"我".
情感是文化的载体,笔墨纸砚承载着文化的根基,正所谓"毫厘之中观世间冷暖,方寸之间品人心百态."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