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怀疑者)& J(坚信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69764/7f4dec32d7dcada9.jpg)
H: “你怎么能保证你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
J: “保证不了,但我知道这是当下应当做的事。”
H: “应当做的事就对么?”
J: “我不知道对不对,但除此之外我没有更好的想法。”
H: “那意义何在?”
J: “意义吗?我觉得有很多,对将来的我和其他人会有好处?”
H: “好处指的是什么?”
J: “能用到,能帮上忙。”
H: “你怎么知道到时候能帮上忙?”
J: “不知道,现在来看是某种假设。”
H: “假设?不荒谬么?基于现在对未来的假设,未来是未知的,现在适用的,未来,不,明天可能就变了,你做的那些就都没用了。”
J: “事实的确如此,但我又能如何,明天不归我管,我只能把握现在。”
H: “好吧,也只能如此了,但你不觉得空虚、慌张么?”
J: “会有,但当我沉浸到事件中去时,未来的虚影就会踏实下来。”
H: “然后呢?”
J: “而当我空闲无聊或烦恼时,空虚油然而生。”
H: “那你做的事不也是虚影么,终将虚无!”
J: “其实我觉得也不尽如此,当我做的事情,极为有意义或我极为感兴趣时,那将会一直很充实。”
H: “你说会一直充实,可是事情达成了后又如何?你说的充实难道不是一种自我安慰?”
J: “按你的想法,未来是未知的,一切的价值是不可一时被评判的,或许自我安慰是当下的最优选择了。”
H: “除了充实能给你安慰,还有什么可以带给你自我安慰?”
J: “有时会有物质奖励,有时会有别人给与我赞美夸奖。”
H; “当你得到了这些之后,那岂不是欲望,欲望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它的尽头依然是空虚!”
J: “确实,那充实自我便成了唯一不空虚的。”
H: “充实不也是一种排解空虚的自我安慰么?”
J: “如你所说,它没有尽头,只有越接近尽头,尽头虽也可能是虚无,但那已经无所谓了,拥有当下已经足够了,它好比是毒药,我们拼了命去追毒药,可这一路上到处是解药!”
(以上对话纯属虚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69764/ad56dd40af6761af.jpg)
信仰危机
你曾怀疑过么?尤其是当你遇到困难、失败和打击的时候。你可能真的会问自己, “怎么回事,我现做的事情对么?值不值?还是这个世界出了问题?”这不得不提到一个现代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信仰危机”,信仰需要理由吗?信仰是因为其真实可靠才会被人信奉,还是因为人们信奉才被认为是真实可靠的?在“真实”与“信奉”之间,存在一道裂痕。我们常常天真的想,到对面的彼岸去看看,那是虚影还是岛屿,可现实是我们是抵达不了,且无法依靠任何的推理和逻辑来推断信仰的可靠性。最后我们发现,我们不得不勇敢地“纵身一跃”,最终才有可能越过这道鸿沟。
把握人生方向
郦波老师曾在采访中说,建议当代人都要读一读王阳明心学。诚然,所谓致良知,每个人天生就有良知,生下来就知道要孝顺父母,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但是受到社会上的观念和环境的影响,难免会蒙蔽良知,一些情况下,你不选择去孝顺父母,美的成了丑的,丑的成了美的,开始时会觉得别扭,长此以往习惯下来良知就会被蒙蔽。如此一来我们就需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通过正念加上行动达到知行合一。就我个人角度讲,来到这世上,此心光明不失为一种好的人生方向。
享受当下
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此次是现在。我听过太多老人的话,说要做好当下,殊不知那真的是为了你好,太操心过去,那是悔,太操心未来,那是忧,着眼于当下,那才踏实!
其次要做到顺天理,万事万物皆自有规律,不易有太多喜恶,戒骄戒躁。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69764/d8b0758ab36cb671.jpg)
我每当想到到人生意义的时候,都会不禁想到作家史铁生。一切终将走向灭亡,对于死亡,我们无一幸免,问题是你关心的是结果还是过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直到死神和天使一起来接你回去,你依然没有玩够,但你却不惊慌,你知道过程怎么能有个完呢?过程在到处继续,在人间、在天堂、在地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