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年我妈常说起一件事。那会儿穷,我妈拉着我走在大街上,看着小摊上琳琅满目的月饼,我说我也想要一个,我妈翻了翻空荡荡的口袋,说她没钱。
后来在坝上做了生意。关于节日的印象无非平日里吃不到的东西,在我朦朦胧胧的印象中,小学的前半部分豆沙月饼还是稀有品。一年中秋,我老汉去城里进货,而且答应带回我心心念念的豆沙月饼,那天夜里,我不停的徘徊在街头,瞭望,兴奋,失望,每一辆停在我面前最终又疾风驶去的车都像晴天里的阴雨那般失落,我盼望着射出两束灯光的机器里装着我的豆沙月饼,甚至连机器搅起的尘雾都显得兴致盎然,踱步,等候,在那个缺少电话的年代能做到的唯有平定内心的起伏,继续盼望,盼着盼着终究还是沉寂于梦乡。在梦中被杂乱的声响惊喜,我还是等到了我的月饼,至于是不是豆沙,彼时的心情如何已无法描述,不过此后很少再有那会儿等待的内心活动,至少我记不得了。
高中的第一个中秋节时我还在理科班,也是从私立初中到公立高中的第一个中秋,诺大的校园里分布着零零散散的旧日同窗,也许是环境的转变,在融入新集体的适应过程中,尽管没有很多的接触机会,同样珍惜着。囊中羞涩有因,更因为不太习惯互赠礼物,很少收到别人的惊喜。那天没想到的是几个初中同学不约而同的都给我带了月饼,当同学将月饼递于我时,当短信我下课找她拿月饼时,我记起的被记起的珍重。彼时的同班朋友偷吃了我半个月饼,差点没同他打起来,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是记得我的人给的,更因为它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豆沙里包蛋黄的月饼。
中秋好像总是连着国庆,而国庆就是归家。在家呆三个月零一天了,无休止的胡思乱想偶尔困扰,很多次下楼时总在想这几个月到底怎么样?除去打鸡血和丧,在某些方面能及格吧,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是家。至今记得最牢固的首词是《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喜欢望月,薄薄的晚云飘过圆月,不知是云在动还是月在动,幻想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会不会有一个人跟我一样半醉不醉的望着月亮想着“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会不会有一个人跟我一样半醉不醉的望着月亮”。
中秋快乐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