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继续写蓟州古城,也就是包含在通票里的另外几处景点的游记。说起来,蓟州城这个地方名胜古迹着实不少,而且,最大的好处就是几个景点彼此离的很近。以独乐寺为参照,另外几处景点都是步行一段就可以到了的。当然了,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来看,它们大多和独乐寺可能有一些差距,但同样是值得看看的,它们都反映出这个天津最北边的辖区的历史风貌。我也仿照上一篇,分成几个部分来说。
※白塔寺
熟悉北京,久居北京的朋友听到“白塔寺”一定不会陌生,但此白塔寺非彼白塔寺也。那个位于西四附近的白塔寺名气很大,被视作“老北京”的象征之一,它修建于元代,年头不短了。蓟州这个白塔寺虽不及北京白塔寺有名,但却比北京白塔寺历史更加悠久——它标志性建筑白塔的建成时间是辽代清宁四年(公元1058年),较独乐寺的山门、观音阁要晚一些,但却也是辽代所修,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了,所以我觉得在蓟州古城这几个“小景点”里,它可能是分量最重,最值得去的一个了。
(九曲回肠——蓟州白塔寺就藏身在这样的小胡同里,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来了蓟州,这里也应该去拜访一下)
(白塔寺简介,这座白塔寺建于辽代,比北京的妙应寺白塔更加古老)
当然了,白塔寺除了历史悠久,它的艺术性(颜值)也是很值得称道的,根据介绍,这座30余米高的白塔融合了几种建筑风格于一体,上面的斗拱、砖雕等都非常漂亮精细。白塔寺据说原为独乐寺的一部分,连同观音阁、山门一起,在这方圆1、2公里的距离内,可以一次性的领略三处辽代存世的古建筑,真是幸运的事情。
(远望白塔寺,十一长假期间,这里也吸引了一些游客)
(仰视——白塔寺高30.6米,很有气势)
(石斗拱特写)
(砖雕特写——中间的女子颇有唐代的风韵)
(不止白塔——塔前的石柱也有看点)
(石柱上的佛像)
(白塔寺院内的柿子树&远处的白塔)
※鲁班庙
离开白塔寺,穿过渔阳古街,再走一段距离,就会来到另一组建筑群——距离很近的两处清代院落鲁班庙和文庙,我们先来看看鲁班庙。
春秋时期的著名巧匠公输班又称鲁班,所以鲁班庙又称公输子庙。全国的鲁班祠好像是有一些的,但据说全国唯一一座官办的鲁班庙就是蓟州这个了。鲁班庙的始建年代不详,清代、民国等时期都曾经重修过。它的山门、正殿等经考证都属于清代官式建筑,虽然年代比不上独乐寺久远,但也颇有历史。而且鲁班庙内部也挺有意思的,如曾经以文具店为掩护作为作为抗日战争秘密联络点的“一分利文具店”;再如配殿内摆放了很具有老式博物馆风格的展板,内容是关于木工的知识,以及有关鲁班在独乐寺修建期间“显圣相助”的传说故事等,颇有趣味。
※文庙
出了鲁班庙走不了多远就到了蓟州文庙。文庙主要是供奉孔子的场所,也可以视作是古代一个地区文化教育的中心。具体到蓟州文庙来说,根据介绍,这里始建于唐代,历代多有修缮,此时在文庙院内应该已经基本见不到什么唐代的痕迹了,我查到的相关资料来说,这里的主体建筑是清代重修的,风格也的确像是清代建筑。
※渔阳鼓楼&古街
这个就不是门票上的景点了。因为从独乐寺到文庙那边势必要步行走过古街,也会路过渔阳鼓楼。鼓楼始建于明代,因为地震、火灾、战争等原因,屡次遭逢事故,屡次重修,清道光年间曾经重修,20世纪80年代也修葺过。渔阳鼓楼我去的时候不允许进入参观,但可以在外面参观拍照,颇有古韵。
渔阳古街的街面上古建筑并不算太多,似不及青州古城的韵味足,但风格基本还是比较传统的,十一期间还算繁华热闹。
(渔阳古街街景)
蓟州古城的情况我大致回顾完了。有独乐寺、白塔寺、鲁班庙、文庙这四大部分景点“镇场子”,10月6日的蓟州之行比较充实。这个距离北京市区并不遥远的天津最北的区在我看来很有逛头,有机会我应该会再次拜访,再看看这几处景点,也去看看黄崖关长城、盘山等蓟州的名胜古迹。
最后,发一组“古城众生相”——在蓟州古城里随手拍到的动物来给这篇游记收尾吧!
(古城众生相——鲁班庙里的一只小猫)
参考资料:
部分内容来自百度检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