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走进办公室,看到桌面上静静地放着欧的书,兴奋地翻开,就想看到欧的签名:这可以让我得瑟,看,我身边的好友自己出书了。
首先,我阅读的是目录。欧的文章名一直就像她的人一样,不张扬却品质极佳,值得细细品味。以《分享之功 德能润泽》篇节为例,从标题,我看到的就是活生生的分享之路。我们对分享都“爱恨交织”,爱其灵动与开放,“欢与喜”是回到办公室最生动的表情。爱分享不断让我们体会教师角色的退让,做过学生,做过“严人宽已”的事情。欧的文字中,表达出我最爱分享的“不确定”。没有课会是一样的,当问题或当情境抛给学生之后,课堂上的趣味性与生长性只会随着学生的生成而丰富善变,正是这样的丰富善变,而使得每天重复的30分钟,变得使人期待。所以,三个女孩会是一节课,这是现实; 孩子们上课记,老师被学生请在台下,这都是曾经发生的故事。
可,不同的是,这样发生的故事,欧可以写出来,读来不费力,还不断地在心中认可。这正是欧文字的魅力。这份魅力我学不来,这与她的成长经历和她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超群说,欧是一个追光的人,现在欧已经变成了一道光。我就是被光影响着的人。她给我最大的影响是两点:一是持之以恒的写作毅力,每天的坚持不是说说那样的不容易,我写过,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来也变成了随意写作。欧有一双很亮的慧眼,能迅速捕捉课堂中生成,用清爽的文字记录下来。文字干净就像她的内心一样,纯净而优美。有时,我会把自己的文字与她的进行对比,我总会发现,我想把一个道理说清楚,明白,却会觉得冗长而沉重。这次,欧的书,让我更系统化地阅读她的文字,我理解到的是,她不是在言说一种道理,她只是在陈述而已。这样的陈述就是她的一种心境:平和。这也正是她对我影响的第二点:淡定与从容。欧一直给我的感觉就是,我在这里,转头就能看见。你无需费力,却能知道,她就在那里。
有一种成长叫看得见。欧的成长,既可以说看得见,也可以看不见。看得见的是她流淌的文字,涓涓细流如小溪。看不见的是她日复一日,写下的都是她工作的一部分而已。这些,谁都有?可这些,我们却又都没有。我与欧相识11年了,共同执教一个年级6年,现在是第7年。文章中,看得到数学组的不少研究痕迹,看得到数学课堂中的很多片断,欧没有在其中去深挖所谓的数学本质,没有去谈论所谓的教学前沿最热门的话语,但她一直在温柔而坚定地表达着一种教育观:看见生命的成长。就像她自己所说的一样:“兴趣与责任并存,这样的分享的确与众不同,因为它会有更多生命的味道在里面,温润的,热烈的,积极的,这些都是儿童生命成长需要的能量,也是在为我们自身的成长赋能。”欧进行了很好地诠释,诠释做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最质朴的伟大,最简单的背后的复杂。
我希望能借着身边的这道光,不断地去感受、去体悟、去带动生命的成长,让自己在感受他人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能找到自己心灵的安放处,不再彷徨,或者在彷徨时,也知道她在那里,不迷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