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在分享中自然生根/
不是只有书本中的文字才是知识,不是只有老师说的话才是知识。孩子的想象力是知识,孩子的一举一动是知识,孩子的异想天开是知识,孩子的自然之行为都是知识的生根之处。作者说,正视学生的思维,不逃避,才是老师的可为之处。这也是我在教学中遇到过的困境,也就是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而无法更科学地接招。现阶段的我处于有意识解决但策略仍在探索的阶段,这本书让我在迷雾中找到了方向,想要走出这个困境,首先应该从认知层面去转变。
比如“预设”,是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为了更从容地把握课堂,但不能成为约束课堂的正当理由。即使我们基于已有的经验或者基于有针对性的前测,做再多的预设,也可能只是课堂上会出现情况的冰山一角,因为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不同的思考结果,也许学生的回答东南西北什么方向都有,但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看似“难以收场”的局面时,不仅应该有从容不迫的心态,更应该有淡然处之的素养,应该掌控住所有的思维碰撞都是基于什么根,更应该直面学生的思维。
正视学生的思维,如何正视?书中的“分享五问”给了我尝试的方向和勇气,而这也和我们努力想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质疑、合作交流”两个重要学习能力的内涵相契合,更符合新课标里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向三个方面数学核心素养被表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三会”可以说是在五问里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一问:我们的方法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二问:我们的方法解决问题了没有?
三问:你们还有没有补充?
四问:现在我们一共有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五问:那你们能给这三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学生只有经历了观察、思考的输入和加工的过程,才能有所表达,在此基础上,还有反思、探索的机会。虽然书中课堂实录是通过文字呈现,但也能感受到文字背后当时学生思维的活跃和知识自然生根发芽的过程。看似自然的萌芽,实则需要园丁专业、细心的耕作。作者说:“将简单的课上得出彩,尤其是要在学生的思维处留痕,一是需要找准学生的思维盲点,二是需要教会学生结构化知识和方法。”这两点耕作之道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去细细品读、慢慢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