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刘澜老师的《学习力三十讲》,他指出学习最重要的是深层迁移能力,而提升这个能力最重要的方法是“四问学习法”。
四问学习法中的“四问”,指的是问这样四个问题:我听到什么?我想到什么?我变成什么?我用到哪里?他用“听、想、变、用”这四个关键字来概括四问学习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四步骤如何进行:
第一步是问:我听到什么?
在这一步,你要把你正在学习的内容听清楚、听明白,可以进行复述和概括。这个“听”,你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学习场景,改为“读”或者“看”,比如,你读书的时候,就可以问:我读到什么?你如果这样想,可以更好地促进你和作者去进行假想对话,进行互动式学习。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陌生的事物,首先要找来相关制度规定、文件通知来学习。看的过程中要不断问自己我看到了什么,这项工作的核心要求是什么?分那几个关键环节,要用什么方法,把基本知识点罗列出来,也就大体知道怎么做了。
第二步是问:我想到什么?
你要注意,在这一步,不是随随便便想到什么都行,你要把听到的知识背后的模式想出来。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吸收到的都是碎片知识。所以面对任何知识,我们都假设它只是一个碎片,努力去发现那个碎片背后的模式。
面对林林总总的团青工作,有时会觉得很混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这时你可以认真想一下各种工作的分类,总结背后的模式,比如拿“三力一度”来归纳,即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大局贡献度,来把各项工作串联起来。
第三步是问:我变成什么?
因为你在第二步“想”出来的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的需要,你可能需要对它进行小的调整,甚至是大的改变。
比如我们上面想的“三力一度”模式还有点抽象,那我们就把它形象化为“铸魂-强基-深根-壮苗”四项工程,再把各项工作装进这些筐里,就有了工作的抓手。
第四步是问:我用到哪里?
在这一步,你要明确,你通过前三步得出来的知识,可以怎么用到自己身上。问“我用到哪里”其实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检验你在前面三步得出来的知识有没有价值。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为真正应用这个知识做好准备,明确具体的应用情境。
比如上面四大工程想出来,就要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指导下级团组织在工作中去运用,不断在实践中检验成效,完善机制。
四问学习法有四大好处:让你学得更本质,更灵活,更切己,更丰富,通过“学得深”来“学得广”,快来试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