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一二三:关己则乱

《传习录》一二三:关己则乱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10-31 19:14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一二三:关己则乱

    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

    有一个求学的人患了眼病,整日里忧虑难当,先生说:“你这是看重眼睛,看轻本心。”

    在王阳明看来,学者求学同人之生而为人是相通的。都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务于外物型,这种人受外在世界的吸引,沉溺于追求外在世界的声色犬马、各种财货,全然忘记了身心的存在。现代人大多如此,陷入物欲之中不可自拔,到伤及自己身心的程度也浑然不觉。二是务于躯壳型。这一类人渐渐从对外在世界的追求中回过神来,意识到一切外物到最后都是一场空,他们开始关照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回观自己的“视、听、言、动”,努力让“视、听、言、动”有助于滋养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一类人,至少能在纷繁的世界中,求一个生命的质量,长寿者多出于这个群体。三是务于本心型。这一类型的人深谙人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树高千尺贵在根,人生在世贵在心。“我之本心”是“我之躯壳”的主宰,追求外物也好,善待“我之躯壳”也好,最终还是为了善待“我之本心”,也就是善待作为主宰的“我之本心”。

    对照王阳明对人的分类,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所说的“病目”者属于“务于躯壳”型,他知道关照自己的躯壳外表,关照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眼上出了毛病,自然陷入忧虑难当。诚如王阳明先前所说,好像有一把刀、一根刺插在自己的眼睛上,恨不得马上拔之而后快。问题是一把刀、一根刺是有形的,容易除去。而眼上的具体毛病,常常是无形的,很难马上除去。

    面对客观上不能马上除去的眼病,这个人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忘记了本心才是“我之躯壳”的主宰,在忧虑眼睛的同时,失去了本心,对本心造成了伤害。如此一来,很有点得不偿失的意思。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事不关己,关己则乱。一旦眼病这件事放在自己身上,鲜有人不为之忧虑的。其实,也鲜有不知道忧虑于事无补的,忧虑可能导致对我们本心的伤害。问题是,知道归知道,还是很难逃过这种忧虑。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夏,在孔门诸弟子之中,颇有声望。被人尊为“河西孔子”,李悝、吴起、田子方、禽滑厘等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都出自子夏之门。这个人,不仅属于孔门言语方面的高才生,在德行修养上也很了不起。后来,他的儿子死了,向来劝起人来头头是道的子夏,一下子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不可自拔。据说,居然哭瞎了双眼,后来还是在子游的开导下,才从丧子之痛中慢慢走出来。

    对比一下,孔子失去自己的儿子孔鲤,甚至失去自己最得力的弟子颜回,哀痛之情都是发乎情,止乎礼的,明显高出子夏好几个段位。

    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具体能乱到什么程度,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修为高低的标志。大概不伤心是不可能的,能取个“未发之中”,求个“发而皆中节之和”,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阳明先生在这里讲“尔乃贵目贱心”,属实半是宽心,半是教诲。

    人必要有个为己的心才好,必要不失这个为己的心才好。“病目”属于“我”的躯壳外表,不能因为这个躯壳外表,丢开“为己的心”,因为躯壳,伤及本心,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得不偿失。

    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再乱都不应害及“为己”的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一二三:关己则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fw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