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女巫一定得死》的前言和第一章的一部分。“前言”部分,主要讲了童话创作的一个特点——“三”的特殊性。
“三”是童话故事里的重要元素,是情节出现的一个限度,如果三次还没有发生变化,故事就可能会被读着感到啰嗦拖沓。但过短的情节也会让读者感到不尽兴,所以“三”就成为童话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
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也有类似的阐述。老子的宇宙生成论中,“一”“二”“三”并不代表具体的数量,而是从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的一个演变。
还是回到《女巫》中来,第1章《很久很久以前》主要介绍了童话产生的初源,如同中国汉字造字有初源一样,作者挖掘历史,考证典籍,寻找童话故事的原始状态。
不得不说,作者的求真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有思考、有疑惑、有寻求答案的过程和结论,很有很久以前的童话故事是与现代的儿童教育观及儿童文学创作理念是不大一致的——童话原本是成人的消遣。
作者列举的故事叫作《驴皮公主》,国王竟然执意要取自己的女儿,这样的构思也够辣。幸亏教母的帮助,公主才逃离王宫,远走他国去当下人。
不过,公主就是公主,命运是上天注定的,最终还是遇到对自己一见钟情的王子。
作者还通过透剧,列举了小女孩还为大野狼跳了一段脱衣舞等鲜为人知的童话故事雏形。
许多早期的童话故事都包含暴露狂、强暴、偷窥等情节,因为童话故事最初被视为成人的娱乐,通常在纺织间、田野里或其他成人聚会的社交场合传递。
直到19世纪,童话故事才摇身一变成为儿童文学,内容就有所删减、修改以及禁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