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年轻人非常不理解养儿能够防老的,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首先养的孩子不一定会有孝心,其次,养孩子的成本实在太高,或许以前的孩子有口饭吃,有衣服穿就行了,但现在的孩子不太一样。
但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或许他们看到的不太一样。你说,以前寒门如何出贵子,他们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多生,多投资,生的孩子多了,总有一个靠得住的。就比如汉高祖刘邦,五大三粗的一个大老爷们,亦或者瓮牖绳枢之子的陈涉,说不定,自己的这份投资投对了呢!也说不定。
老一辈的人,知道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或许已经无力改变什么了,于是把梦想交给下一辈了,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光耀门楣,所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说的便是如此吧!
加上以前的观念:“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子子孙孙无穷匮焉!”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打破自己原有的那个阶级或许很难,所以祈求自己的孩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实际上得到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自己给予厚望的孩子先不说一定会成功,就算成功也不一定会有这份孝心。那些富人、那些成功者们先天占据了那么多资源,而占据少部分资源的穷人拿什么和他们竞争。
富人可以为自己的孩子读好的学校、请最优秀的老师,如果实在考不到,还可以送去外国留学,而对于穷人来说,似乎唯有高考这一条路可以改变自己了。
其次,富人和穷人的教育水平其实也不一样,相较于学校,我觉得家庭教育的影响甚至比学校教育的影响更大,更为深渊,甚至是一辈子的。好的家庭懂得教育孩子,家里是书香园地,父亲满腹经纶,母亲温柔尔雅。在这种环境下熏陶之下,孩子自然也不会差到那里去,而穷人,基本都是五大三粗普通劳动者。
还有一种东西就是让他们觉得养儿可以防老,那就是高考,高考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或许这真的是一个家庭实现阶级跨越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所以农村一旦有人考到,就会弄得“锣鼓喧天、满城皆知。”
但实际上,农村的大部分人都是考不赢城里的孩子,很多时候,起跑线真的很重要。而没有父母撑伞的孩子们,只能努力奔跑。
你说,你简简单单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好像觉得碌碌无为的,或许每个人都想争那么一口气,靠自己好像不太可能,那只能祈求自己的后辈了。
没有退休金,自己年纪也大了,干不动活了,靠那点低保收入,显然不大可能!自己生个病,那该怎么办,所以呢 ,还是生个孩子吧,说不定生的多了呢,总有一个会有出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