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月到天心

月到天心

作者: 揽小胜 | 来源:发表于2022-03-24 19:24 被阅读0次

二十多年前,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回家,差不多是摸黑的。

平常时日,人们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偶尔有星星,就亮了许多,感觉心里也有了光。有月亮的时候,心就沉静下来,丝毫没有了对黑夜的恐惧。

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下、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让人误以为万事万物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中掉落的精灵。

月光下的每一种事物都有了光明,真好!更好的是,月光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月亮、有光明。那光不如阳光温暖,是清凉的,好像从头顶的发丝到脚尖的趾甲都能感受到月的清凉。

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月亮是亲切的,就如同为我们提灯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门前。

对于月之随人,我却带着一丝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这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的。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而人人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月亮是唯一的,只为自己照耀,这是真实的。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

这就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无非是表明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包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了。还有一首是宋代理学家邵雍所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但只有微细的心才能体会,一般人是无法感知的。

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见不到心灵之月,那么月亮对于我们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永恒之美呢?

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来源:句读

作者:林清玄


我是揽小胜,认真做杂志。举爪支持一下吧~ (v^_^)v

相关文章

  • 月到天心

    走在那秋寒的大地,那清冷的风掠过脸颊 总有一份凝重的伤感 秋风寒露无情地冰封着我的心,孤月哀叹岁月的哀愁。 眼眸所...

  • 月到天心

    作者:林清玄 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

  • 月到天心

    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 更好的是,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那光明虽不如阳...

  • 月到天心

    二十多年前,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回家,差不多是摸黑的。 平常时日,人们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偶尔有...

  • 月到天心

    月到天心——林清玄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

  • 月到天心

    ——卓夫文暄 在寒夜里,当清冷的月照耀人间时 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

  • 月到天心 (林清玄)

    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偶尔有星...

  • 月到天心处

    月到天心处 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 料得少人知!

  • 月到天心处

    小时候,没有电,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平常时日,晚上出去干点什么,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偶尔有星星,...

  • 月到天心处

    今夜团圆日,月上柳梢头, 花开正当时,繁星照西楼。 莫道岁月情不再, 枉自嗟叹意犹尽, 泪珠挥洒幸福心, 曾几何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到天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jl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