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25【协同育人】叛逆期提前?一年级萌宝顶嘴怎么办!

3.25【协同育人】叛逆期提前?一年级萌宝顶嘴怎么办!

作者: 大龙猫说 | 来源:发表于2022-03-27 00:04 被阅读0次

问题情境:

        “老师,我的孩子在假期开始出现和我顶嘴的情况,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怎么办呀!”

      在这份假期情况问卷调查里,提出类似问题的,不止这一位妈妈。是孩子调皮吗?还真不是,提出问题的几个家庭,孩子在班级还是出了名的乖乖仔乖乖女嘞。那是怎么回事,难不成青春期提前了六年,这就开始叛逆啦?别着急,我们先来尝试分析一下“为什么”


归因分析:

      咱们的这群零零后宝贝呀,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又遇上了这一辈普遍重视孩子阅读、有意识要帮助孩子打开视野,以培养应对未来所需能力的家长们,注定了这一代的青少年具有“知识面广”“对个性化生活、对话语权”有所要求的特点。同时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教育,也与过去有明显的不同,在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影响下,学校的教育也从传统的“讲授知识——解决问题”模式变为创造性、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教育,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也被视为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知道的东西多了,知识面广了,自主意识觉醒、批判性思维的形成都更加提前了,对于一些我们大人认为“没什么道理可讲,不是本来就该如此”的事情,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或可以地就想追问为什么,想得到能说服自己的答案,想试试不这么来又会怎么样。

      管教的难点在哪呢?在于不论是老师还是父母,我们跟孩子成长在不同的年代很难真正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更习惯以自己的经验世界为参照系,去对孩子进行管教,以成人的视角和思维习惯去批判孩子的对错。在我们的经验里,可能不太有“一年级的孩子居然可以和父母对着干顶嘴”这一选项,一下子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才把它视为一个【问题】。

      那么现在我们理解了孩子会出现这样顶嘴行为的主要原因,可是尝试如何去应对呢?


解决策略:

1.比起“让他闭嘴”,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有礼貌地提出自己不一样的见解

      在一节数学公开课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孩子举手,非常激动地对老师说“老师,我要反驳你!”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老师故意设计了一个留有漏洞的环节,等着孩子质疑的。但是,老师没有马上顺着孩子的话往下推进教学环节。而是有些夸张地捂着胸口说“哎呀,孩子,你这样说,老师很扎心啊,我给你机会再问一次,问好了我才回答你”

      孩子不明白有什么问题,继续坚持问“老师,我要反驳你”

      老师温和地笑了笑,说:“你这样说,真的太扎心啦,来,老师教你怎么说:老师,我有和你不一样的见解,我想跟你探讨一下。”

      孩子恍然大悟地笑了笑,这一次,他用像老师一样温和谦虚的语气说:老师,我有和你不一样的见解,我想和你探讨一下。

      各位爸爸妈妈,您看懂这个片段了吗?我们仔细回忆一下那些孩子和您顶嘴的场景,您真正不满的,是孩子提出问题本身,还是孩子当下的态度让您感觉到不被尊重?

      所以老师想跟您分享的第一个解决小策略,就是像故事里的老师一样,我们先教会孩子礼貌地提出自己不一样的想法,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或疑惑点

      据老师六年的观察,即使到了青春期也鲜少和父母发生争吵的孩子,普遍在家里都有比较畅通的,和父母相互尊重的一个表达渠道。比起学会表达,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发现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是被接纳的,并不需要采用那么激烈的方式表达,好好说话就行,这份归属感会让孩子获得一份积极的力量,作用于他在学校或其他地方的表现。

2.树立边界意识,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就学会尊重,也被尊重

      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很大程度也受父母有没有给孩子树立一定的边界意识影响。并不是说我们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我们就要事事以孩子为主。

      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比如在这样的场景里,妈妈正在加班码字工作,这时孩子来了,他问妈妈“你能陪我玩吗?”妈妈还要加班,于是问孩子“妈妈工作完就陪你,好吗?”结果孩子不干,开始闹腾。

      其实在这种情境里,我们更建议父母直接告诉孩子:“现在我要工作,工作完了陪你,你可以选择先自己玩一会,看一会书。我保证尽快完成,然后陪你”。两句话的区别在于,一个是问句,孩子认为自己能掌控妈妈的行为,一个是客观陈述,没有给孩子选择权而是抛出既定事实,这样孩子就明白了妈妈作为独立个体有自己的事情。当你理直气壮地索要你应有的尊重,孩子是可以接受的。

    不要小看这样的对话,孩子的认知、与人的交互习惯就是从家庭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各种各样的对话开始的,我们可以有很多渠道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包括在帮助孩子建立边界感时也一定是要带着爱和善意的,给孩子爱并不需要建立在把自个儿的行为主宰权交给孩子的前提上。

      当然,这样的边界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在要求孩子尊重我们的边界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孩子的边界,允许孩子有不同的声音,允许他也会拒绝你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允许孩子和你不一样,不要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就想当然认为孩子应该全盘接受。

    “尊重”其实是一个非常需要训练、充分练习的一种社会技能,当孩子习得这种技能,他在提出自己个人见解时,才不会以那么理所应当的,我们听起来不太礼貌的姿态提出,成为一个懂得分寸和尊重他人的人。

3.判断问题性质,必要的管教不可少

      虽然我们要充分的理解孩子,但是该有的底线还是不能少。在甲骨文中,“育”是简单给孩子喂食,而“教”则需要有人手持教鞭进行管教。我们尊重孩子个性化的表达,但原则性问题,如安全问题、法律法规常识,像是疫情期间下楼玩不戴口罩;还有一些基本的教养问题,比如说脏话,还是得明确让孩子认识到这是社会的底线,这是我们家的家教,要有所敬畏,不可以就是不可以。这一类问题背后的道理可以带着孩子慢慢理解,但是概念必须一开始就树立好。

      成绩不好,可能是一时的,个性不好,脾气人品不好,却是一辈子的。成绩没有绝对的关键期,但是个性、情商、为人处世的培养却是有关键期的,而低年级,就是这个培根铸魂的关键期。


      以上,是我给各位爸爸妈妈的一些普适性的指导建议,但是落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特性的孩子身上,“顶嘴”背后的案例一定会有有各不相同的呈现方式。怎么能基于孩子个性和家庭特性拿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呢?关键,还是需要爸爸妈妈树立一个成长型、研究型的思维模式,多阅读,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适应孩子健康而个性化的发展,是成为一名“未来父母”的必然选择。

      最后,给爸爸妈妈推荐几本沟通相关好书,囤着,有空可看书听书,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班主任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我们一起在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心里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您的教育合伙人:王琳老师

                                                                                              2022.3.4

好书推荐:

1.《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2.《非暴力沟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25【协同育人】叛逆期提前?一年级萌宝顶嘴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jl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