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的时候,经常听到身边和我爸爸同龄的一些伯伯叔叔都称呼我爸老汪。后来稍大点,念小学的时候吧,去我爸做事的地方,发现他身边的同事也都这样称呼他。
近来,时常听到我身边的一些同事朋友称呼我老汪了,不禁心生感叹。还记得大学实习那会儿,主管、经理、领导总是亲切地喊我小汪。转眼间,我也成老汪了。
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爸爸,我不知道他年轻的时候,别人是不是也喊他小汪,然后慢慢地身边的人就开始称呼他老汪了。想来已半年多没见过他了,这半年里,也只和他通过5次电话,而且每次都没有超过5分钟。记事以来,爸爸话就很少,但丝毫没有严肃可言,因为他的脸庞就是慈祥的,总是面带微笑,哪怕他在生气,给旁人的感觉也还是亲近自然。
记忆中,爸爸从没发过什么大脾气。唯记得小的时候,爸爸喝醉了酒,妈妈说他不该喝那么多,他就像小孩子一样顶嘴,然后妈妈就顶回去,最后你一句我一句的吵起来。其实爸爸的声音还是那么小,只不过我妈妈的声音变得很大。最后总是我爸把我妈气得不得了,我爸还是小孩子赌气一样自顾自地说着。当然是有面部表情的,眼睛眯着,脑袋往旁边一摆,又收回来,一副不屑的样子,这让我现在想起来,却觉得有点可爱。我爸是爱喝酒的,以前一日三餐都会喝点。用他的话说,叫没有酒吃不下饭。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受他人生经历的影响,听说他本来是要当老师的,上面的人却让别人顶了职。在那个年代,老师是公职,铁饭碗,他却毫无抵抗之力,只能接受生活的安排,回到家里种庄稼。这也只是听我妈还有我奶奶轻描淡写的说起过,他自己只字不提。也只有在喝完酒后他才会像小孩子一样顶嘴,气我妈,我们要是都不理他,他会自己去躺着睡觉,但我妈忍不住总爱说,一说就闹得最后自己受气。平日里,我爸从来都是面带喜色,也许他长得就是这样一副喜气面容。平日里他也不会和我妈顶嘴,我还清楚地记得有几次做农活,他没像我妈说的那样做,我妈说他,他气得忍不住,就趁我妈转过身的空档,把头撇在一边,轻声地顶几句嘴,生怕我妈听见了,那模样,像极了一个接受训导又不服气的孩子。
生活中,我爸从来都是让着我妈的,这在后来,我们兄弟姐妹还一度为我爸打抱不平。我妈是个急性子,一遇到事总会急得不得了,我爸恰好又是个慢性子,总是不慌不忙,一副天塌不下来的样子。他越这样,越会惹得我妈说他,挤兑他,他也不往心里去,该怎样还是怎样。爸爸性子直,不会说什么乖巧话,来了客人,问声客人泡茶喝怎样,客人要是回答说不喝,他就会真的不泡茶了。过年叫客人吃饭,别人说不来,他也不会说多叫几遍,让别人盛情难却。为这些事,妈妈少不了说他,他就回答,我问了,他说不喝。我叫了,他说不来。我妈就不一样,来了客人,总是直接起身泡新茶,递给客人。叫客人吃饭,总会想法子把客人叫来。这点人情事上,妈妈确实胜过爸爸。
想来爸爸已经年近六旬了。今年开年爸爸还要去工地上打工,一来他的伙计都喜欢他和他一起做事,一有事总是邀他。二来他自己也想挣钱补贴家用。我们都不让他去,他却丝毫不听,极力劝说也没用,最后天热身体吃不消,回家了,这次他可能才真的觉得自己老了,不比以前了。还记得那次我给他打电话,我还以为他在上班,他对我说,天太热,上次生病了,上吐下泻,就回家了。我当时在珠海,挂完电话,心里真是难受得想哭。其实在16年的时候,爸爸的眼睛就因为上班劳累患过黄斑病变,后来还是做手术恢复的。我们当时就一再劝说叫他就在家里,他却总是闲不住。现在他主动说就在家里,种点庄稼,种点药草的时候,我却高兴不起来。
爸爸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和妈妈一起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姐弟四个。我们很小的时候,他就在外打工,一年相聚的时间很少。大点我们又念书去了,一年还是见不到几次。现在我们又长年在外,更是难得相见。虽然爸爸话少,也很少主动给我打电话,但他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他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亲和力,吸引力。小的时候,我们姐弟都不喜欢做农活,但只要他叫我们一起,我们就会乐呵呵地跟着,去地里锄草,割麦子,种豆子,摘花生……而且从不觉得厌烦。他总是那样不紧不慢,好像时间在他那是不存在的。我们说是去帮忙做农活,其实多半是玩,那时候对一切新事物充满好奇,这儿摸摸看看,那儿蹦蹦跳跳。他也不催我们,不说我们,只是自己慢慢地做着。我们话多,问这问那,他也总是慢慢地解说。他做一会儿会停下歇一会儿,抽根烟,不像我妈,一做事就巴不得一次性把事做完,最后把自己累得不行,身体也累垮了。爸爸给我的感觉就是不管什么事,只要用心去做,总会做完的,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锄头挖不出个井。这也让我想到一句话,叫欲速则不达,是啊,凡事是急不来的。慢,有时候也是一种境界。
爸爸现在头发都白了,他和妈妈说那是少年白,是体质原因,我不清楚是不是这样,但他劳累是真的。小的时候,家里穷,妈妈在家里照顾我们兄弟姐妹,还要做农活,他一个人在外打工,一到农忙时节就要赶回来帮忙,家里一堆事做不完,也没办法,又要赶回去做事挣钱。还记得念高中那会儿,妈妈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生病,也是我们小的时候那会儿,既要照顾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又要起早贪黑地做庄稼,这样劳累过度患下的疾。高二暑假那年,妈妈病得很厉害,一连几天都没吃没喝,又烧又吐,妈妈怕耽误爸爸做事误工,不让告诉爸爸。那时候老家又碰上夏天雨季,天天下雨,老家山路又不好,诊所也不完善,医生建议我们尽早送市里医院检查治疗,可是我们那里根本就没有车,要是去马路边搭车,又要走好远一段山路,下着这么大的雨,我妈又病成这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当时就四婶和我在家照顾我妈,我们没办法,只能打电话叫我爸回来,打电话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多,爸爸赶回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大雨一直没停过,我不知道下了车的那段山路他是怎样走过来的,只记得他当时全身都湿透了,裤子和鞋子上都是泥巴。爸爸一到家我心里就踏实了,他先去看看我妈妈,喂我妈吃了遍药,接着打电话给我们村有车的人,而且还都是三轮农用车,打了三个电话才找到一位叔叔正好有空也愿意送我妈去医院,都安顿好后,他再去擦了下身子,换了身干衣服。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有我爸在,我什么都不怕。
第二年我高考,成绩很糟,我说不要念了,爸爸却不干。记忆中,他是从不过问我成绩的,从念小学起,他就从没问过我家庭作业写完没有,月考多少分,了不起就期末的时候问下考的怎么样。他说,学习是要靠自己的,要人盯着是学不成的。那年高考完,他却一反常态,劝说我要念书,劝我复读一年,他说书念多点总不会错,有这段经历和没这段经历差别很大。我听了他的话,复读了,虽然最后依然没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却还是坚持念完了大专。现在我才懂得他说的那句有这段经历和没那段经历差别很大的话了。是啊,什么年龄段做什么事,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段又一段的经历,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就不会看到这段旅途中的风景。
现在,我也成了老汪了,无形中,我感觉到他身上的担子在慢慢地往我身上转移,有些时候我也会害怕担不起他肩上的担子,但一想到他一路走来时的心态,又让我觉得没有什么走不过去的道路,大不了脚步慢点,多歇几肩,只要心神俱在,就不用担心掉队。我时常想念着,和他一起侍弄他的庄稼和药草,让时光慢下来,越长大,越觉得在他身边越有力量,但我知道,有很多事总是想而不得的,我会记着他说的,事总要一件一件去做,路总要一步一步去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