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知道微信群里退出的时候,群里会不会有一条信息显示“XX退出了该群”,所以退出前几个群的时候,都会刻意选下退群时间,比如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样不会被注意。
后来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不对呀,第二天大家打开这个群,岂不是都会看到这条退群提示赫然出现在第一条。
然后,改成退群的行动放在大家聊的正欢的时候,默默退出,心想这样退群提示就很快被海量对话给刷屏,一会儿就不见踪迹。
直到最近,某一天突然开窍,我都打算退了,还有那么多顾忌?爱咋咋地吧,索性,又退群了,在想退的时候。

其实,我也并没有很多群,和大部分网友差不多,也无非就是(深吸一口气):
- 前前同事群、前同事群、现同事群、现公司吐槽老板群、若干客户沟通讨论群;
- 大学同学群、高中同学群、初中同学群、同城同学群;
- 娃在幼儿园的家长(带老师)群、幼儿园家长交流(不带老师)群、小学的家长(带老师)群、小学家长(不带老师)群;
- 小区妈妈交流群、公司妈妈交流群、各种早教班家长交流群;
再然后,一家三口群、爷爷奶奶群、外公外婆群、自家各种亲戚群;
还有被不知道是同学还是同事改行做了微商的、销售的、保险的、讲座的,拉进的各种生意群;
最最后,还有几个自己从3年前开始陆续加入的兴趣爱好群,健身的、拳击的、潜水的,还有混搭的。
好了,是不是和你的也差不多?(不信,数数你的~)
群退的主要原因是,每次解锁手机后,都情不自禁的打开微信,然后情不自禁的一一点开带着小红点的各个群,看一眼发生了啥,比如老师留的作业、公司发的通知,当然,更多的是各种八卦和新闻。不解锁手机的时候吧,又总忍不住想,“哎?上午那个潜水群互怼那俩后来不知怎么样了。”“昨儿家长群里有人发起买校徽,要不再考虑考虑要不要参团?”“小贝妈妈说的那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呀?是今天小孩儿间闹矛盾了吗?”“老板刚发了一个新闻,这个要不要群里跟一下呢?还是要转发?”操心的好像这世界每一件事都等着自己去处理一样,好像每个群里都有人@了自己一样,总担心错过了什么。其实,明知真的微信消息来的时候会提醒的,可没提醒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去看手机,群里有没有什么事情和我有关。
一来二去,发现自己变成了那个自己最鄙视的样子——一天到晚抱着手机。
除了操心各种话题,有时候碰巧闲下来的时候,也忍不住就聊几句,聊着聊着就好像找到了组织一样,继续着说不完的话题,哪怕是和从来没见过面的群友。每个群里,总有那么几个活跃分子,每天不辞辛劳的发着各种话题、新闻、动图和表情包,总有几个群一打开就是一两百条未读信息,有事没事都从上到下拉来看看,直到某一天意识到,自己刷群消息的时间比回复实际有用信息的时间还多。比如说,曾经在的一个潜水群里,消息最“旺盛”的一段话题是,两个群友互怼,一个人发了一身比基尼潜水拍的照片,另一个人怼了句这套比基尼实在一般,然后两人就掐起来,掐到互爆私信互骂聊天记录、淘宝记录,甚至两人真实姓名+电话+地址,掐的不亦乐乎,大家也看的不亦乐乎,直到群主将两人都从群里移除而暂告段落。为什么说暂告段落呢?因为事隔几个月之后,我在另外一个群里,又发现了这位坐不更名、站不更微信名的女斗士出现在了,依然保持着同样旺盛的战斗力,依然很快成为群里的话题女王。
看来刷存在感这件事,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虚拟世界,都是一样的,看人。
某一段时间入群,尤其是兴趣爱好群,其实也给自己带来了些开心,觉得好像“充实”了好多。比如健身群、潜水群和摄影群等,发现群里不定期有人分享各种技术贴,以及各种赛事安排,有机会知道了些别的圈子里的事情,也可以在群里分享一些人的进步,大家互相鼓励打气。虚拟的交际圈,让自己原本的生活纬度扩大了很多,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但逐渐的发现,那一点值得投入时间的信息,往往还是会被淹没在之前说的那种八卦和闲聊当中。
那些被碎片化了的有用信息,真的就跟碎片一样,淹没在海量的废话里,要想找到就跟淘金一样。淘出来的,还未必是真金。
不想再被动的接受那些没太多营养的信息,不想再被动的被招揽进某些所谓的圈子,不想再把时间和情绪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于是,我果断退掉了越来越多没那么需要的群了。
世界,终于清净了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