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樂安葉氏宗譜重修序一
古人云:譜牒,身之本也。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江水萬里,必有源頭。家譜者,囊括了一個家族古往今來的歷史變遷,記錄着同宗共祖血緣親情的繁衍生息、悲歡離合、門祚興衰,反映出一個家族在自然社會和人類社會變革演進過程中的奮鬥歷程和不朽精神,折射出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明之光。一個家族的後裔,不管他身居何處,不管他漂泊多遠,編入宗譜,列入門派,祭先祭祖,托庇於列祖列宗的福蔭之下,享受認祖歸宗所帶來的榮耀和溫馨,總是他最大的心願。這種生生不息的尋根意識,使這個家族更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同化力和認同感。
仙居隸屬於浙江省台州市。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即公元三四七年,仙居立縣,名樂安。故我族家譜名《樂安葉氏宗譜》。北宋景德四年,即公元一〇〇七年,宋真宗詔改仙居縣。
我族始祖良天公誕生於宋開寶四年,即公元九七一年,至今一千零五十年。一千多年來,仙居葉氏已經成為望族,本屆修譜統計人數有近一千六百人,還沒有包括明末從湯坑遷往磐安縣大盤鎮長坑村的五百餘人、乾隆年間從下葉遷往東陽的數百人。修譜中也有留下一些遺憾,如民國譜上有的族人遷往金華、諸暨、臨安等地,本次聯繫上並載入家譜的,也僅有金華湯溪十九戶、諸暨安華後溪村勾嵊自然村一戶、臨安龍崗無他村一戶,其餘雖經多次採訪、努力,或已經無人,或思想不同不肯入譜。本地各分支,也有零星不肯入譜。董墺派遷居溫州大前山一支,清末同治以來就失修,具體村落因董墺一支本地無人而失考。
我族本次修譜為第十二次。據家譜記載,皤灘葉宅有主家,歷代以來的草譜都是存放在那裡,草譜每年都會把出生的新丁登記上去,所以葉氏家族的男丁,出生日期大都相當的詳細。
家譜與國史、方志為我國史學三大支柱,共存互補,互為輝映。家譜為人口遷徙、群體遺傳、教育、戰爭、民俗、社會等多種學科之資料寶庫,有十分寶貴的文獻資料價值,傳承保存,開發利用,近年尤為史學界所重視。
本届修譜,特聘请杭州譜師,按民國譜規範,用手工宣紙重修宗譜。修譜功在當代,德澤千秋。新譜玉成,可喜可賀,贊曰:
政通人和兮今盛世,重修功德兮贊無量;
中華文化兮大弘揚,子孫繁榮兮更輝煌!
旹公元二〇二一年歲次辛丑仲冬之吉
三十三世裔孫小榮拜撰
2.樂安葉氏宗譜重修序二
續修家譜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古人云:“世業載家史,世系在宗牒。”羅列家史進而廣之而成家譜,誠史傳之遺也,可補正史之缺漏,後之人讀其譜,而考其家世,見其父子祖孫奕葉相承如此,孰不神往而慕羡慕艷之乎!故云:家譜亦可視同國史。古人有“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之定例。有力之家,不可不修家譜;仁孝子孫,不可不讀家譜也。
據譜載,樂安葉氏始祖良天公宋初從處州青田遷居樂安,起初卜居葉宅,開田萬頃,開創萬世基業,後分居各地,子孫莘莘,代有聞人,對越天地者,連綿乎千載!
良天公出生於宋室初創之際,兵荒馬亂,世譜家牒,燬於兵燹,致使具體來處無記,惜乎!故此,樂安葉氏吸取教訓,代代注重家譜修撰,自良天公至於今日,世系相當完整。
樂安葉氏後起之秀小榮,敬祖睦族,縈心族務,出錢出力,遍訪同族,通聯宗親,念茲在茲,令人敬佩。
樂安葉氏感恩祖先,緬懷祖德,尊老愛幼,精誠團結,齊心合力,數年來,數十人乾乾匪懈而不求回報,令人敬服,今家譜即將面世,余不揣譾陋,特書此文以紀其盛云。
宗孫銘漢敬撰
公元二〇二一年歲次辛丑三月初三日
3.樂安葉氏宗譜重修序三
宗譜是人們尋根問祖、歸宗聚族的依據,是家族成員加強聯繫,增進交流的重要紐帶,族情家史也是對青年一代加強倫理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樂安葉氏,乃春秋時楚國令尹兼司馬諸梁公之裔,素有望族之稱。諸梁公爲楚莊王玄孫,楚國左司馬沈尹戌之子,曾平定白公之亂以復惠王,爲楚之棟樑,分封葉邑,史稱葉公,即我葉姓之始祖也。
仙居葉小榮,闖蕩杭州二十多年,經營元淇悅食品公司,從小作坊做起,受列祖列宗之庇祐,業務穩定發展,規模逐漸擴大,托祖宗之福,前景無可限量。小榮經商之暇,熱心社會公益和家族事務,念念不忘重修樂安葉氏宗譜,並爲此竭心盡力,無私奉獻,其情可嘉;經年累月,不辭辛苦,走訪外遷宗親,其義可嘆;所修家譜,溫潤如玉,蔚然可觀,日月可鑒。今日欣聞樂安葉氏宗譜即將告成,余嘆曰:“德至矣哉,大矣!”故特書數行以紀之。
宗孫金桂拜述
公元二〇二一年歲次辛丑九月重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