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10 周六 香港-广州 雨
选择了一份工作,也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失落如雨天 时不时的下雨天 你要做的 只有等
在去广州出差的路上。
1.
前两天修理过的牙齿依旧痛的让我睡不好,又听到一些让我这样自以为还挺努力的青年知道后,就不得不“焦虑”的故事,于是整个洁然的小世界都在配合着窗外的雨天,淅淅沥沥,雨下整夜。
我没有我朋友圈里的洁然看起来那么爱笑和充满正能量。
如果你愿意耐心看我矫情的长文,和你分享一个更真实的洁然。很多时候,洁然都是自信的,总会有小幸福从内心深处升起,变成花,送给你。
但她也会感到压力,会迷茫的不知所措,只是一个普通却拼了命成长的女孩啊。
今天前来讲故事的是那个躲在朋友圈阴影里的洁然,那个边一个人撑伞回家,边哭的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的洁然。
2.
“你一般会通过什么方式解压呢?”
哭和睡觉,是我排解压力最好的方式。
如果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继续采取打分制评价这个人混的如何,我可能会给自己打个80分。而我的焦虑来自于我看到别人在同样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做到了90分甚至更好。
“只和自己比”是我认可却做不到的伪命题。甚至很多时候,我觉得和别人“比”也没什么不好。
一开始真的很痛苦。却是我认为最有效的成长方式之一。
怎么和别人“比”呢?
当我发现一个优秀的人时,我喜欢做一切“知己知彼”的工作。
先是尽可能地搜索和打听对方相关的“成长史”,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家庭和学识背景、究竟在长时间和短时间内做了什么事情,让他获得这样突破性的成长,有什么是我可以学习、模仿和借鉴的地方。
这也是我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只有在大城市里,才能最大可能最大程度遇到最多“特别的人”。
再加上发达的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充满了可能性。
但这也是人更容易感到焦虑的重要原因吧。
从前一个人是他们村里的“大户人家”,来到最繁荣的城市却发现自己的和这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是急流勇进,在尘世的喧嚣里拼命成长以拥抱光速的变化,还是打道回府,在田园诗歌的生活里悠然自得,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答卷。
3.
生活在中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香港,同时也是毗邻城市深圳和广州的常客,早已习惯甚至喜欢上属于大城市的快节奏。
“你确定你喜欢你现在的生活吗?”昨晚睡前已经12点多了,友人电话问候我周期情绪性的低落。
“我和我香港的一些朋友都不太喜欢回家,准确来说,每次回家都不能待太久,因为家乡实在太安逸了。”
比起温水煮青蛙囚徒一般的安逸状,还是更喜欢现在这样的工作和生活。虽然时不时就被优秀的人“刺激”,但这样时不时的焦虑更多时候却像催化剂,催促着自己加速成长。
选择了一份工作,也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我知道我的现状有很多需要做的更好的地方,但我终究是喜欢我的现状的。
4.
就像今早,天气比昨日更糟糕了,但经过一晚的休息,昨日的打击让我的心好像又坚强了一些。
早上起来的时候还收到了过去在波兰做志愿者时,我的吉尔吉斯斯坦妹妹的短信。
“I just red our conversation here from the beginning, and remembered everything omg seems it was just yesterday when we were in Gdansk with Marceli.”
她说她把我们过去从认识开始,所有的聊天记录都翻了一遍。于是我也把我过去在波兰做志愿者时候的照片翻了一遍。
那种最单纯的学生时光,回不去了。但学会满足、懂得感恩的小确幸姿态,应该常常保持。
2018.8.13 周一 广州-香港 晴
选择了一份工作,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其实还选择了一座城市。
1.
这两天在广州既工作出差也和朋友见面聚聚,忙的根本没时间敲字。
“选择了一份工作,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这个观点最近持续地被我挂在嘴边。
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我工作的城市主要是在香港,每个月会去几次深圳见朋友或者办事,回1-2次家(家乡也在广东)。而每隔1-2个月也会去广州甚至更远的一些城市出差几天,每个季度会把时间见缝插针地安排一场说走就走的出国小旅行。
而对很多人来说,选择一份工作,其实还选择了一座城市,甚至说是被“困”在了这座城里,周一到周五的工作已经让人筋疲力尽了,到了节假日面对人潮自然是提不起出去游玩的兴致。
2.
这次去广州,故意选择了住闺蜜家,想知道一般大学生毕业后,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早上7点多就得起来错开早高峰,连妆都不想化,只想多睡10分钟,晚上回到家也至少9点多了。而这其实已经比刚开始来广州上班的那个月好很多了,那时每天回到家都是12点以后,每天只睡5小时,一个月瘦了6斤多。”
前天晚上一见面,闺蜜便开始“抱怨”。印象中,她真的不是这样爱“抱怨”的人,除非是真的受委屈了。因为和男朋友异地的原因,从深圳跳槽到广州,如果单单从城市这一个维度去比较的话,估计得“后悔”到肠子都绿了。
“那比起你一个人在深圳独自奋斗的日子,现在和男朋友两个人一起共同在广州奋斗,你更喜欢哪种生活呢?”
“那肯定还是两个人一起比较好。”几乎是条件反射般毫不犹豫的回复。
一份工作再不如意,一座城市不是自己想来的,但因为在这里有TA,足以成为留下来好好工作的全部理由。
3.
北上广深,这几个萦绕在每个有志青年心头的一线大城市,没有谁好谁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城市。
但最近却认识了一些朋友,原本在上海工作(非上海本地人),好不容易有了足够首付的钱,却连在上海买第一套房子都没办法。撇开对象这个因素,单单因为落户条件、工作大环境、买房投资等这些“硬气”的理由,朋友选择了来深圳发展。
因为深圳有更加宽松和开放的政策,尤其在对人才引进上,政府的态度是用真金白银补贴鼓励人才流入深圳。
一座城市的现在是由过去生活在这里的人,一手改造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而一座城市的未来,也会由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一步步打造。
我自己一直生活在广东,对广州和深圳都比较熟悉,没有最好的城市,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城市。但如果有人迷惑两座城市该怎么选,我会建议TA选择深圳。
因为比较目前两座城市对人才引进的政策,深圳的人才密度可能相对更高,而一座城市若有大量的人才聚集,城市的未来差不了。
4.
只因为在广州不小心坐了一次早高峰和一次晚高峰的地铁,对广州有了全新的印象。相比于我常待的香港和常去的深圳,感觉广州有更多的人从众yu。
好久没被地铁里的人潮夹的连呼吸都要屏住。车厢里挤满了在这座城市里有梦想的沙丁鱼们,而80%甚至更多的梦想应该都差不多,无非就是买房和买车。
作为不是生活在广州但也是“沙丁鱼”一员中的自己,突然感激起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不如意的事谁都会遇到,工作和生活总体来说都挺喜欢的,总体来说,自己这条“沙丁鱼”不仅“有梦想”,而且不迷茫,脚踏实地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就好了。
“我不羡慕那些年薪百万、千万的人,我只羡慕那些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
“你还可以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努力实现年薪百万、千万。”
下午和一个朋友吃饭,我“看起来”天真地说着这“看起来”天真的话。
就像心眼小的人希望的那样:美女就不能工作能力强,工作女强人就得丑着。可是这世界上依然有许多既美丽也有实力的女孩,也总有许多人做着自己既喜欢又挣钱的工作。
在不断努力做一个有实力又追求美丽精致的女孩,已经喜欢自己的工作了,接下来只是需要思考怎么加速挣钱了。
下次再边一个人撑伞回家,边哭的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时,就看看这段乐观又自信的鸡汤。
5.
其实啊,可以找到自己既喜欢又挣钱的工作的人,肯定是少数。而这少数的“幸运儿”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依然也会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
我理解的人生是一个游戏,在这一生漫长的“游戏”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怪”,那就努力地像超级马里奥一样不断打怪、不断升级呗。
网友评论